第一章 概述 | 第1-20页 |
·引言 | 第12页 |
·PLA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工农业等生产领域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生活领域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PLA的改性 | 第13-15页 |
·化学改性 | 第13-14页 |
·PLA基体的改性 | 第13-14页 |
·PLA表面的改性 | 第14页 |
·物理改性 | 第14-15页 |
·共混改性 | 第14-15页 |
·增塑改性 | 第15页 |
·纤维复合改性 | 第15页 |
·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| 第15-17页 |
·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 | 第15页 |
·有机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医用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化学法(聚合反应法) | 第17-18页 |
·物理化学法 | 第18页 |
·物理法 | 第18-19页 |
·本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PLA/SiO_2杂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0-31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杂化材料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微球的制备(O/W溶剂挥发法) | 第22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9页 |
·PLA/SiO_2杂化机理 | 第22-23页 |
·O/W溶剂挥发法制备 PLA/SiO_2杂化微球 | 第23-24页 |
·微球形貌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微球比表面积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微球结构表征 | 第26-29页 |
·微球热稳定性分析 | 第29页 |
·结论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阿司匹林/PLA/SiO_2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缓释研究 | 第31-39页 |
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阿司匹林/PLA/SiO_2微球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| 第33页 |
·微球载药量以及包封率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阿司匹林/PLA/SiO_2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| 第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
·标准曲线以及缓释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阿司匹林/PLA/SiO_2微球场发射扫描电镜图(FSEM分析) | 第35页 |
·标准曲线以及回归方程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阿司匹林微球载药量、包封率以及体外缓释性能测定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PVA/SiO_2杂化微球的制备 | 第39-48页 |
·引言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PVA/SiO_2杂化微球的制备 | 第40-41页 |
·产品结构表征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7页 |
·PVA/SiO_2杂化机理以及微球的形成过程 | 第41-43页 |
·微球形貌表征 | 第43-44页 |
·微球结构表征(FTIR分析) | 第44-45页 |
·微球热稳定性分析(DSC分析) | 第45-46页 |
·微球XRD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