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结构化节点ID的Chord协议研究及应用
| 第一章 综述 | 第1-1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形容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的工作及组织 | 第13-15页 |
| ·本文的工作和成果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的组织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技术背景 | 第15-30页 |
| ·对等网络的定义、特点、分类和应用 | 第15-22页 |
| ·对等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| 第15-17页 |
| ·对等网络的分类及其比较 | 第17-18页 |
| ·对等网络的应用 | 第18-21页 |
| ·对等网技术在应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·基于 DHT的资源定位算法 | 第22-23页 |
| ·Tapestry | 第22页 |
| ·Pastry | 第22-23页 |
| ·CAN | 第23页 |
| ·Chord | 第23页 |
| ·Chord协议介绍 | 第23-30页 |
| ·Chord协议纵览 | 第24页 |
| ·一致性哈希 | 第24-25页 |
| ·路由表FingerTable | 第25-26页 |
| ·关键字查找 | 第26-27页 |
| ·节点的加入以及稳定化 | 第27-30页 |
| 第三章 有关结构化节点ID的研究 | 第30-38页 |
| ·关于结构化节点ID的分析 | 第30-38页 |
| ·使用结构化节点ID的理由 | 第30-32页 |
| ·结构化节点ID的设计方案 | 第32-34页 |
| ·资源定位 | 第34-36页 |
| ·路由局部性 | 第36-38页 |
| 第四章 对改进方案进行模拟实验和分析 | 第38-51页 |
| ·迭代式 Chord模拟器功能概述 | 第38页 |
| ·迭代式 Chord模拟器各实体的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模拟器概述 | 第38-39页 |
| ·节点Node的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路由表项Finger的设计 | 第40页 |
| ·路由表FingerTable的设计 | 第40页 |
| ·Chord网络实体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迭代式 Chord模拟器的实现 | 第41-44页 |
| ·开发环境 | 第41-42页 |
| ·节点类Node 的实现 | 第42-43页 |
| ·路由表项类Finger的实现 | 第43页 |
| ·路由表FingerTable的实现 | 第43页 |
| ·Chord网络类的实现 | 第43-44页 |
| ·迭代式 Chord模拟器的运行情况 | 第44-47页 |
| ·负载平衡 | 第45-46页 |
| ·路径长度 | 第46-47页 |
| ·SChord模拟器各实体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模拟器概述 | 第47页 |
| ·结构化节点ID-SID的设计 | 第47页 |
| ·节点Node的设计 | 第47页 |
| ·路由表项Finger的设计 | 第47页 |
| ·路由表FingerTable的设计 | 第47页 |
| ·Chord网络实体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SChord模拟器的实现 | 第48-49页 |
| ·结构化节点ID类SID的实现 | 第48页 |
| ·节点类Node的实现 | 第48页 |
| ·路由表项类Finger的实现 | 第48页 |
| ·路由表FingerTable的实现 | 第48-49页 |
| ·Chord网络类的实现 | 第49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第五章 改进方案在 PGIES系统中的应用 | 第51-66页 |
| ·PGIES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| 第51-52页 |
| ·系统各层功能概述 | 第52-54页 |
| ·底层P2P覆盖网络 | 第52-53页 |
| ·中间服务层 | 第53页 |
| ·应用层 | 第53-54页 |
| ·底层网络通信模块提供的接口 | 第54-56页 |
| ·底层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 | 第56-61页 |
| ·模块和接口的功能 | 第56-59页 |
| ·命名服务模块 | 第59页 |
| ·Chord协议模块 | 第59-61页 |
| ·几个基本操作的流程 | 第61-66页 |
| 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6-68页 |
| ·总结 | 第66页 |
| 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6-68页 |
| ·在使用CHORD网络中进行内容搜索 | 第66-67页 |
| ·如果网络中的一部分节点构成环,该如何恢复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