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一章绪论 | 第6-14页 |
·本研究的选题源起 | 第6-8页 |
·学术界关于“人情”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范畴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高城村的源起及“人情”关系网络 | 第14-23页 |
·高城村回族的来源 | 第14-15页 |
·高城村回坊 | 第15-18页 |
·高城村中的“人情”关系网络 | 第18-23页 |
第三章 高城村“人情”表达的内容 | 第23-31页 |
·生命仪礼中的“人情”表达 | 第23-29页 |
·宗教仪礼活动中的“人情”表达 | 第29-30页 |
·节日习俗中的“人情”表达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高城村“人情”表达方式 | 第31-36页 |
·经济互助中的“人情”表达方式 | 第31-33页 |
·人际交往中的“人情”表达方式 | 第33-34页 |
·宗教活动中的“人情”表达方式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高城村“人情”表达中民俗角色特征及认同过程 | 第36-40页 |
·高城村民俗角色的多维特征 | 第36页 |
·高城村民俗角色的认同过程 | 第36-40页 |
第六章 高城村“人情”表达的功能 | 第40-43页 |
·加强凝聚和维系功能 | 第40-41页 |
·人性情感的分享 | 第41页 |
·维持社会资本功能 | 第41-43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