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杨树组织培养 | 第10-13页 |
·影响杨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| 第10-13页 |
·杨树组织培养的意义 | 第13页 |
·杨树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杨树抗病基因工程 | 第14页 |
·杨树抗虫基因工程 | 第14-16页 |
·核糖体失活蛋白—天花粉蛋白 | 第16-18页 |
·天花粉蛋白 | 第17页 |
·天花粉蛋白对植物病虫害抗性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欧美杨108直接分化和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 | 第19-31页 |
·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19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19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欧美杨再生系统优化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·影响苗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因子的初步筛选 | 第20-21页 |
·叶片不定芽分化诱导 | 第21页 |
·茎段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 | 第21页 |
·不定芽生根诱导 | 第21-22页 |
·培养条件 | 第22页 |
·数据统计方法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条件对苗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放置方式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培养基理化性状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·激素水平对叶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激素水平对茎段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愈伤组织的分化 | 第29页 |
·蔗糖浓度对不定芽生根及生长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培养基种类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生根及生长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的研究 | 第31-36页 |
·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31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1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31-32页 |
·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菌株的活化与保存 | 第32页 |
·采用冻融法将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 | 第32-33页 |
·转化子的检测 | 第33-3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4 欧美杨108转化天花粉蛋白(TCS)基因的研究 | 第36-47页 |
·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菌株与植物材料 | 第36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6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36-37页 |
·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| 第37页 |
·欧美杨108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| 第37-38页 |
·转化因子对欧美杨108转化效率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转化结果的测定和评价 | 第38-39页 |
·转化芽获得 | 第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抑菌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| 第39-41页 |
·选择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| 第41-42页 |
·根癌农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·转化因子的筛选 | 第43-45页 |
·转化芽的获得 | 第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5 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| 第47-53页 |
·材料 | 第47-48页 |
·植物材料与菌株 | 第47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47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47-48页 |
·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农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| 第48页 |
·欧美杨108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8页 |
·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| 第48-49页 |
·抗性植株的PCR-Southern杂交 | 第49-5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PCR扩增检测 | 第51-52页 |
·PCR-Southern杂交检测 | 第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讨论 | 第53-56页 |
·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欧美杨108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·欧美杨108基因转化 | 第54-56页 |
·转化过程中的选择时期 | 第54-55页 |
·光因子对欧美杨108转化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65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