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沉积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·选题来源、依据及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·完成的工作量 | 第14-15页 |
·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6-23页 |
·研究区位置 | 第16页 |
·盆地构造特征 | 第16-19页 |
·构造单元划分 | 第16-17页 |
·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| 第17-19页 |
·地层特征 | 第19-23页 |
·中生界 | 第19-21页 |
·新生界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地层构造解释 | 第23-27页 |
·人工合成记录制作及地震层位标定 | 第23-25页 |
·地层解释 | 第25-26页 |
·构造解释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| 第27-71页 |
·岩相及沉积相研究概况 | 第27页 |
·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地震相及相和沉积相分析 | 第28-47页 |
·古水深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·泥岩低能相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三角洲朵叶高能地震相和沉积相 | 第32-41页 |
·深水扇(砂)地震响应 | 第41-43页 |
·冲积扇地震响应 | 第43-44页 |
·滨湖沼泽的地震响应 | 第44-47页 |
·地震相和沉积相编图 | 第47-60页 |
·工作方法及步骤 | 第47-50页 |
·八道湾组地震相和沉积相编图 | 第50-60页 |
·沉积体系分布及特征分析 | 第60-67页 |
·宝浪辫状河三角洲-浊积扇沉积体系 | 第60-61页 |
·四十里城三角洲(-浊积扇)沉积体系 | 第61-62页 |
·种马场三角洲(-浊积扇)沉积体系 | 第62-65页 |
·博南冲积扇-三角洲沉积体系 | 第65-66页 |
·东北物源区扇-三角洲沉积体系 | 第66-67页 |
·沉积相特征总结 | 第67-71页 |
·物源 | 第67-68页 |
·水流体系和扇-三角洲分布 | 第68页 |
·沉积相类型 | 第68-69页 |
·沉积体系 | 第69-70页 |
·相控因素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