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红外与可见光序列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异源图像融合技术 | 第11-12页 |
·图像融合的发展方向 | 第12页 |
·红外夜视技术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图像融合体系理论 | 第16-25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数据融合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红外成像原理与红外图像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红外辐射和红外光谱 | 第17-18页 |
·红外图像的主要特点 | 第18页 |
·常用图像融合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融合的评价标准 | 第20-22页 |
·主观评价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客观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图像融合的应用与仿真实验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基于像素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 | 第25-39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基于统计信号处理的EM 图像融合算法 | 第25-27页 |
·图像成像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具体算法实现 | 第26-27页 |
·迭代过程中各初始参数的选取 | 第27页 |
·基于目标分割的图像融合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区域生长法 | 第27-28页 |
·具体算法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仿真结果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视觉特性的拮抗融合方法 | 第30-38页 |
·Retinex 的神经动力学本质 | 第30-31页 |
·视觉感受野 | 第31-32页 |
·侧抑制网络 | 第32-33页 |
·中心-周边分离网络(CSSN)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目标检测的CSSN 融合结构 | 第34-36页 |
·具体算法步骤 | 第36-37页 |
·融合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基于空间变换的彩色融合方法 | 第39-53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色彩的基本概念 | 第39-40页 |
·物体的彩色 | 第39页 |
·色彩三要素 | 第39-40页 |
·色彩的混色 | 第40页 |
·色彩的空间表达 | 第40-43页 |
·RGB 空间 | 第41页 |
·HSI 空间 | 第41-43页 |
·HSV 空间 | 第43页 |
·基于色空间变换的融合实验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基于彩色传递的融合方法 | 第45-51页 |
·lαβ变换 | 第45-46页 |
·Reinhard 颜色传递技术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亮度与色差传递的融合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序列图像融合的研究 | 第53-64页 |
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·红外序列的目标检测 | 第54-59页 |
·模板跟踪算法 | 第55-57页 |
·局部最大类间方差(OTSU) 法 | 第57-59页 |
·形态学处理方法 | 第59页 |
·具体算法 | 第59-63页 |
·红外目标分割 | 第59-61页 |
·序列融合及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总结 | 第64-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