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| ·航天器自主导航简介 | 第10-15页 |
| ·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航天器自主导航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自主导航方法及其比较 | 第12-1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天文自主导航体系 | 第15-16页 |
| ·脉冲星自主导航研究概述 | 第16-24页 |
| ·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方法的形成 | 第16-19页 |
| ·国内外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任务研究概况 | 第19-24页 |
| ·脉冲星编目资源 | 第2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科学原理 | 第26-42页 |
| ·脉冲星及其特征 | 第26-28页 |
| ·脉冲星相位时间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时间坐标的转换 | 第30-36页 |
| ·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基本原理 | 第36-39页 |
| ·X射线脉冲星定位原理 | 第36-38页 |
| ·X射线脉冲星授时原理 | 第38页 |
| ·X射线脉冲星定姿原理 | 第38-39页 |
| ·脉冲星导航探测器原理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三章 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模型及算法 | 第42-53页 |
| ·导航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6页 |
| ·位置的导航 | 第42-45页 |
| ·航天器星载时钟的修正 | 第45-46页 |
| ·线性模型最小二乘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脉冲星的可见性研究 | 第47-49页 |
| ·导航脉冲星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| 第49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四章 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例分析 | 第53-70页 |
| ·标准轨道模型及导航星位置 | 第53-54页 |
| ·位置导航精度分析 | 第54-59页 |
| ·不同初始误差下的导航精度 | 第54-56页 |
| ·测量误差 | 第56-59页 |
| ·时间位置的联合估计 | 第59-61页 |
| ·脉冲星在不同高度轨道上的可见性 | 第61-65页 |
| ·轨道根数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| ·轨道高度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| 第65页 |
| ·轨道倾角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| ·轨道偏心率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| ·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| ·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|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8-79页 |
| 附录A 二体模型中轨道根数与位置矢量、速度矢量的关系 | 第79-82页 |
| A.1 由轨道根数计算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 | 第79-81页 |
| A.2 由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计算轨道根数 | 第81-82页 |
| A.3 两时刻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的关系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