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导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两汉的谏官制度 | 第9-18页 |
·西汉的谏官制度 | 第9-12页 |
·东汉的谏官制度 | 第12-16页 |
·两汉谏官制度的特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朝的谏官制度 | 第18-30页 |
·三国谏官制度 | 第18-20页 |
·两晋谏官制度 | 第20-23页 |
·南朝谏官制度 | 第23-30页 |
第三章 北朝的谏官制度 | 第30-38页 |
·北魏谏官制度 | 第31-34页 |
·北齐谏官制度 | 第34-36页 |
·北周谏官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北朝谏官制度的特点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汉魏晋南北朝谏官制度的特质 | 第38-48页 |
·谏官制度出现之原因 | 第38-39页 |
·谏官进谏理论 | 第39-43页 |
·谏官和谏诤艺术 | 第43-45页 |
·谏官制度的发展与皇权的关系 | 第45-47页 |
·对隋唐谏官制度的完备而起到的重要作用 | 第47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3页 |
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53页 |
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