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应用心理学论文

政府在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中的责任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导论第8-17页
 (一)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1. 选题背景第8-9页
  2. 选题意义第9页
 (二) 研究现状述评第9-13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-11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1-13页
 (三) 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1. 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2. 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3. 可能的创新点第14页
 (四) 概念阐释第14-17页
  1. 政府责任第14-15页
  2. 弱势群体第15-16页
  3. 心理健康第16-17页
一、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中的政府责任第17-22页
 (一) 政府承担责任的必要性分析第17-20页
  1. 政府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内在要求第17-18页
  2. 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第18-19页
  3. 降低政府管理成本,提升社会正外部效应的要求第19页
  4. 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使然第19-20页
 (二) 政府所应承担的基本责任第20-22页
二、当前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严重凸显政府责任第22-30页
 (一) 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严重第22-26页
  1. 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严重表现第22-23页
  2. 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严重原因第23-25页
  3. 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严重造成的后果第25-26页
 (二) 政府责任的凸显第26-30页
  1. 当前政府责任更加突出第26-27页
  2. 政府能否承担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责任的结果分析第27-30页
三、国外应对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做法及其启示第30-38页
 (一) 国外政府应对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做法第30-33页
  1. 法律保证第30-31页
  2. 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第31页
  3. 加强社会团结第31-32页
  4. 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第32页
  5. 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高第32-33页
  6. 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第33页
 (二) 国外政府做法的基本经验及其价值第33-35页
  1. 政府发挥基础性作用第33-34页
  2. 动员非政府组织参与第34页
  3. 提升弱势群体心理应激能力是关键第34-35页
 (三) 我国借鉴国外政府做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35-38页
  1. 必要性第35-36页
  2. 可能性第36-38页
四、政府履行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责任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第38-48页
 (一) 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水平得以维持第38-40页
  1. 将政府对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责任上升为法律意识第38-39页
  2. 制定切实可行的弱势群体救助政策第39-40页
 (二) 畅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第40-41页
 (三) 提升国民心理素质并加大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服务力度第41-44页
  1.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42-43页
  2. 完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第43-44页
 (四) 创建公平正义、团结友爱、尊重和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氛围第44-48页
  1. 加强政府廉政建设第44-45页
  2. 引导媒体承担社会责任,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第45-46页
  3. 重塑社会信仰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后记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先验感性论到审美判断力--试论康德美学的旨归
下一篇: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--再探“柯尔施问题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