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和危害 | 第11-16页 |
(一) 腐败的表现 | 第11-12页 |
1、权力腐败广泛存在于经济领域 | 第12页 |
2、贪污受贿等腐败活动广为蔓延 | 第12页 |
3、隐型腐败大量存在 | 第12页 |
(二) 腐败的危害 | 第12-16页 |
1、腐败对国家政权的危害 | 第13页 |
2、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| 第13-14页 |
3、腐败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干扰 | 第14-16页 |
二、腐败现象的形成原因 | 第16-20页 |
(一) 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:制度缺陷 | 第16-18页 |
1、公共权力过宽、过集中 | 第16-17页 |
2、利益分配制度缺陷刺激腐败的发生 | 第17页 |
3、监督机制不完善 | 第17-18页 |
4、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建设不足 | 第18页 |
(二) 腐败产生的间接原因:社会、历史和文化等原因 | 第18-20页 |
1、社会经济原因 | 第18-19页 |
2、封建历史原因 | 第19-20页 |
3、思想文化原因 | 第20页 |
三、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考察 | 第20-27页 |
(一) 运动反腐败的得失 | 第20-22页 |
(二) 制度反腐败的探索与发展 | 第22-25页 |
1、加强民主、健全法制 | 第22页 |
2、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3、大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| 第23-25页 |
(二) 当前我国制度反腐败斗争的反思 | 第25-27页 |
1、依赖思想教育、预防性立法滞后 | 第25-26页 |
2、反腐败斗争缺乏连续性,大起大落 | 第26页 |
3、具体的制度落实不配套 | 第26页 |
4、制度缺乏有效的贯彻执行 | 第26-27页 |
四、完善制度建设,构建科学、合理的反腐倡廉体系 | 第27-35页 |
(一) 进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 | 第27-29页 |
1、建立限权但有效的政府 | 第28页 |
2、建立相互制约的权力体系 | 第28页 |
3、建立和完善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 | 第28-29页 |
(二) 建立完善的反腐败法制体系 | 第29-32页 |
1、建立和完善过错追究和引咎辞职制 | 第29-30页 |
2、构建完备的监督体系 | 第30-32页 |
(三) 完善制度反腐败的保障体系 | 第32-35页 |
1、预防为主,教育为先 | 第33页 |
2、切实落实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责任制 | 第33-34页 |
3、进一步落实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| 第34-35页 |
结束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后记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