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基于分类规则发现的汉语消歧方法的设计与实现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论文背景 | 第7-8页 |
·论文意义 | 第8-10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 | 第13-24页 |
·汉语分词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什么是汉语分词 | 第13页 |
·汉语分词的难点 | 第13-15页 |
·现有分词方法概述 | 第15-20页 |
·字层面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词层面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句层面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现有消歧方法概述 | 第20-23页 |
·交集型歧义消歧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组合型歧义消歧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基于分类的分词框架 XSeg | 第24-31页 |
·现有分词方法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分词流程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分词要素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评价函数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XSeg 分词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XSeg 分词评价函数 | 第27-29页 |
·XSeg 流程框架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分词训练数据抽取 | 第31-41页 |
·数据抽取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交集型歧义数据抽取 | 第32-37页 |
·交集型歧义识别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交集型歧义要素抽取分析及举例 | 第34-37页 |
·组合型歧义数据抽取 | 第37-40页 |
·组合型歧义识别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组合型歧义要素抽取分析及举例 | 第39-40页 |
·分词要素可扩展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分类规则挖掘 | 第41-61页 |
·分类规则挖掘概念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离散化 | 第42-45页 |
·离散化的必要性 | 第42-43页 |
·MDLP 离散化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蚂蚁算法分类挖掘 | 第45-56页 |
·蚂蚁算法概述 | 第45-46页 |
·蚂蚁分类算法描述 | 第46-52页 |
·蚂蚁分类算法图形化描述及参数设置 | 第52-54页 |
·蚂蚁分类算法具体实现 | 第54-56页 |
·规则挖掘结果 | 第56-61页 |
·规则挖掘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规则结果举例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消歧测评与分析 | 第61-79页 |
·规则分词的设计 | 第61-71页 |
·词典设计与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分词流程设计与实现 | 第65-68页 |
·分词流程举例 | 第68-71页 |
·消歧结果分析与比较 | 第71-79页 |
·Sighan 测评简介 | 第71-73页 |
·整篇文本测评结果 | 第73-79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可扩展的分词框架 | 第79-80页 |
·挖掘新的分词属性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附录一 | 第87-90页 |
附录二 | 第90-91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91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