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阔叶乔木论文--杨论文

CMO基因转化欧美杨107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9页
1 综述第9-25页
   ·杨树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·杨树再生体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影响杨树再生效率的因素第10-11页
   ·杨树遗传转化方法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基因枪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电击法第14页
     ·PEG介导法第14-15页
   ·杨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抗虫育种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抗病育种第16页
     ·抗除草剂育种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生殖发育的调控第17页
     ·抗逆育种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材性改良育种第18-19页
   ·植物耐盐机制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大分子蛋白类的积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离子摄入和区域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胁迫反应基因的转录因子第22页
     ·清除活性氧的膜保护体系第22-23页
   ·林木耐盐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23-25页
2 欧美杨107叶片再生系统的建立第25-3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·欧美杨107组织培养无性繁育体系的建立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叶片再生的不定芽状态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叶片直接再生的适宜培养基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叶片接种方向及部位对再生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·再生芽的生根第31-32页
   ·讨论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初代培养时褐变现象的消除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欧美杨107叶片再生系统的建立及评价第33-34页
3 欧美杨107转CMO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其耐盐性检测第34-5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4-42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7-4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2-52页
     ·欧美杨107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42-46页
     ·抗性植株的获得第46页
     ·Km~r植株的PCR检测第46-49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 blotting检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及生长状态第51-52页
   ·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欧美杨107遗传转化体系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措施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模式的选择--基于教育的公平性、充足性和效率性的视角
下一篇:转铁蛋白和胰岛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