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模压模铸造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| 第11-16页 |
| ·数值模拟的基本方法 | 第11-14页 |
| ·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概况 | 第14-16页 |
| ·ANSYS在铸造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| ·ANSYS热分析简介 | 第17-18页 |
| ·ANSYS在铸造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途径 | 第19-2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途径 | 第19-20页 |
| ·小结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凝固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| 第22-36页 |
| ·凝固过程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| 第22-27页 |
| ·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传热过程的定解条件 | 第23-25页 |
| ·凝固过程结晶潜热的处理 | 第25-27页 |
| ·凝固过程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| 第27-33页 |
| ·热弹塑性模型本构方程 | 第27-31页 |
| ·热弹塑性模型的有限元算法 | 第31-33页 |
| ·铸件凝固过程热—力耦合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三章 温度场数值模拟 | 第36-50页 |
| ·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36页 |
| ·铸件凝固单值性条件的确定 | 第36-42页 |
| ·材料热物性参数的确定 | 第36-38页 |
| ·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| ·ANSYS热分析步骤 | 第40-42页 |
| ·压铸中的铜模三维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分析 | 第42-48页 |
| ·铜模时效温度场模拟及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四章 应力场数值模拟 | 第50-64页 |
| ·应力场数值模拟过程 | 第51-54页 |
| ·单元转换 | 第51-52页 |
| ·力学性能参数设置 | 第52页 |
| ·施加载荷并计算求解 | 第52-53页 |
| ·ANSYS热应力分析主要步骤 | 第53-54页 |
| ·铜模在压铸中的应力模拟及分析 | 第54-59页 |
| ·铜模时效处理应力模拟及分析 | 第59页 |
| ·压铸模应力模拟及分析 | 第59-63页 |
| ·上模应力 | 第60-61页 |
| ·母模应力 | 第61-63页 |
| ·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五章 铜模压铸结构及工艺改进 | 第64-74页 |
| ·工艺改进后的铜模温度场模拟及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工艺改进后的铜模应力场模拟及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压铸过程应力 | 第67-69页 |
| ·时效处理应力 | 第69页 |
| ·工艺改进后的压铸模应力场模拟及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·上模应力 | 第69-71页 |
| ·底模应力 | 第71页 |
| ·工艺改进后的实际压铸设备 | 第71-72页 |
| ·小结 | 第72-74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·总结 | 第74页 |
| ·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| 附录 (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)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