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5页 |
前言 | 第15-16页 |
第一部分:FBGT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16-51页 |
1 文献回顾 | 第16-18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31页 |
·病例 | 第18-27页 |
·主要仪器、设备和试剂 | 第27页 |
·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皮损分离菌16S rRNA PCR扩增、测序和BLAST比对 | 第27-29页 |
·皮损分离菌与P.acnes标准株DNA—DNA杂交 | 第29页 |
·病变脑组织细菌16S rRNA PCR检测、产物测序和BLAST比对 | 第29-31页 |
3 结果 | 第31-41页 |
·皮损分离菌16S rRNA PCR扩增、产物测序和BLAST比对 | 第31-34页 |
·皮损分离菌与P.acnes标准株DNA—DNA杂交 | 第34-35页 |
·病变脑组织细菌16S rRNA PCR检测、测序和BLAST比对 | 第35-41页 |
·病变脑组织细菌16S rRNA PCR检测 | 第35-36页 |
·病变脑组织16S rRNA PCR产物测序和BLAST比对 | 第36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6页 |
小结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第二部分:FBGT发病机制初步探索 | 第51-95页 |
1 文献回顾 | 第51-60页 |
·P.acnes概述 | 第51页 |
·P.acnes相关疾病 | 第51-53页 |
·与机体免疫应答相关的P.acnes成分 | 第53-54页 |
·机体对P.acnes免疫应答的基本模式 | 第54-57页 |
·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概述 | 第57-60页 |
2 课题设计思路,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| 第60-78页 |
·思路 | 第60-61页 |
·标本及对象 | 第61页 |
·方法 | 第61-78页 |
·IAM基因PCR扩增、直接测序 | 第61-76页 |
·IAM基因测序结果突变位点的寻找、确认 | 第76-78页 |
·分析、预测突变对相应IAM分子蛋白功能的影响 | 第78页 |
3 结果 | 第78-80页 |
·测序结果 | 第78-79页 |
·IL—12Rβ1 Exon5错义突变(271G→A)PCR—NaeI单酶切分析 | 第79-80页 |
4 讨论 | 第80-85页 |
总结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5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