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论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一、《新民说》产生的背景 | 第9-16页 |
| (一) 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 | 第9页 |
| (二) 思想史上的背景 | 第9-16页 |
| 二、梁启超在《新民说》所建构的“新民”人格 | 第16-35页 |
| (一) 缘起 | 第16页 |
| (二) 新的国民观——人格转型 | 第16-34页 |
| (三) “新民”人格在近代历史中的走向 | 第34-35页 |
| 三、道德转型与文化的传承 | 第35-38页 |
| (一) 权利观念与道德嬗变 | 第35-36页 |
| (二) 文化的传承 | 第36-38页 |
| 四、余论 | 第38-41页 |
| (一) 五四时期的国民性改造运动 | 第38-39页 |
| (二) 以此背景反思新民说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| 第39页 |
| (三)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反思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| 参考书目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