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

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

摘要第1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1页
 一、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二、论文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三、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流程第10-11页
第二章 胜任素质文献综述第11-26页
 一、相关胜任素质概念第11-13页
 二、胜任素质的特征第13-17页
  (一) 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-冰山模型第13-15页
  (二) 胜任素质与绩效的因果机制第15-16页
  (三) 胜任素质模型第16-17页
 三、胜任素质特征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第17-18页
  1、差异心理学研究第17页
  2、教育和行为学研究第17-18页
  3、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第18页
 四、内隐领导理论第18-22页
  (一) 内隐领导理论特征第18-19页
   1、内隐领导理论定义第18页
   2、内隐领导理论因素构成第18-19页
   3、内隐领导理论来源第19页
   4、内隐领导理论认知作用第19页
   5、内隐领导理论文化特性第19页
  (二) 中国领导行为CPM 模型第19-22页
 五、国内外管理者胜任素质研究成果第22-26页
  (一) 国外胜任素质研究成果第22-24页
  (二) 国内管理者胜任素质特征研究成果第24-26页
第三章 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的初步构建第26-37页
 一、研究思路第26页
  1、通过工作角色分析明确管理人员关键任务第26页
  2、通过行为事例访谈法提炼胜任特征第26页
 二、研究的方法第26-27页
  1、关键任务与工作角色匹配法第26-27页
  2、行为事例访谈法第27页
  3、研究步骤第27页
 三、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初步构建第27-37页
  (一) 管理人员的定义第27-28页
  (二) 管理者的工作角色第28-31页
  (三) 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结构探讨第31-37页
   1、构建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结构的依据第31-32页
   2、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特征假设模型第32-37页
第四章 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实证检验第37-50页
 一、调查问卷背景第37-39页
  1、样本情况第37-39页
  2、问卷发放及回收第39页
 二、数据分析第39-44页
  1、问卷内部一致性检验第39-42页
  2、因素分析第42-44页
 三、人口统计变量对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特征评价的影响第44-50页
  1、性别差异第44-45页
  2、职位级别差异分析第45-46页
  3、管理人员管理年限差异分析第46-47页
  4、学历差异第47-48页
  5、岗位性质差异第48-50页
第五章 结论第50-54页
 一、胜任素质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50-51页
  1、管理人员选拔第50页
  2、绩效考核第50-51页
  3、管理人员培训第51页
 二、本研究的有关结论第51-52页
  1、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结构第51页
  2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第51-52页
 三、问题与展望第52页
  1、样本问题第52页
  2、指标权重分布问题第52页
  3、研究方法的缺陷第52页
 四、建议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附录第58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档案价值在不同实践阶段的演变
下一篇:多媒体系统集成芯片和IP物理实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