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振动信号整周期采样技术 | 第12-15页 |
·实时监测的实现技术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知识 | 第19-27页 |
·WINDOWS 2000/XP实时机制的理论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实时系统的概念与Windows 2000/XP | 第19页 |
·Windows 2000/XP的线程优先级与调度 | 第19-21页 |
·Windows 2000/XP的中断优先级与中断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异步过程调用 | 第22页 |
·异步I/O | 第22页 |
·虚存管理 | 第22-23页 |
·图形绘制 | 第23页 |
·整周期采样原理 | 第23-27页 |
·数字信号处理的问题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采样定理 | 第24-25页 |
·栅栏及泄漏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实现策略 | 第27-35页 |
·硬件环境 | 第27-28页 |
·转子实验台 | 第27页 |
·采集卡 | 第27-28页 |
·振动信号的实时整周期截取 | 第28-30页 |
·难点分析 | 第28页 |
·实现策略 | 第28-29页 |
·误差、性能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 | 第30-33页 |
·难点分析 | 第30页 |
·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的实时处理 | 第31-33页 |
·误差与性能分析 | 第33页 |
·大容量连续数据的存贮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35-47页 |
·设计目标与工作范围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结构 | 第36-43页 |
·二级缓存 | 第37-38页 |
·整周期检测缓存 | 第38-39页 |
·显示链表 | 第39页 |
·缓冲区节点的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示波器类 | 第40-41页 |
·采集卡类 | 第41页 |
·动平衡类 | 第41-42页 |
·多文档视图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线程设计 | 第43-47页 |
·采集线程 | 第43-44页 |
·整周期截取线程 | 第44-45页 |
·电压转换线程 | 第45页 |
·快速傅立叶变换线程 | 第45-46页 |
·采集、转移和存盘线程的同步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| 第47-52页 |
·时域/频域监测 | 第47-48页 |
·信息数据存盘 | 第48页 |
·波形绘制 | 第48页 |
·历史数据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动平衡 | 第49-50页 |
·柔性转子实验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实验数据 | 第52-54页 |
·实时采集 | 第52页 |
·整周期截取 | 第52页 |
·动平衡 | 第52-53页 |
·大容量信号文件读写 | 第53-5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Ⅰ 相位误差分析 | 第59-61页 |
附录Ⅱ 影响系数动平衡法 | 第61-65页 |
一、转子动平衡分析 | 第61页 |
二、影响系数动平衡法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