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豆类作物论文--其他论文

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

第一章 引言第1-27页
   ·木豆的起源、传播及分类第9-12页
     ·木豆的起源与传播第9-10页
     ·分类第10-12页
   ·木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木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第12页
     ·木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多样性分类与亲缘关系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发展方向第14-15页
   ·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途径第15-24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第15页
     ·主要遗传标记第15-20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及目标第24-27页
第二章 木豆种质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第27-3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27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8-39页
     ·木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基本统计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木豆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·不同来源木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第34-39页
第三章 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AFLP技术建立第39-4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-4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·验证了酚-氯仿法适于木豆基因组DNA提取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筛选到20对木豆AFLP引物组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优化后的AFLP技术在木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可行第44-45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幼苗培养第45页
     ·DNA提取第45页
     ·酶切-连接第45页
     ·电泳与银染第45-46页
第四章 木豆种质AFLP分子标记鉴定与分类研究第46-5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9-55页
     ·栽培木豆种质的AFLP多态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来源参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木豆栽培种内的类群划分第51-54页
     ·中国木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·栽培木豆的起源、传播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带型差异分析第55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55-58页
第五章 主要结论与建议第58-59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8页
   ·进一步加强木豆种质资源收集、保护、评价和利用的建议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4页
附录第64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作者简历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发动机台架CAT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