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缩写词表 | 第11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植物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| 第14-28页 |
第一节 茄科和蔷薇科等的自交不亲和性 | 第15-23页 |
1 S-RNase基因编码的雌蕊S单元型特异性 | 第16页 |
2 S-RNase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| 第16-18页 |
3 控制花粉S单元型特异性基因的鉴定 | 第18页 |
4 新的S单元型特异性的形成 | 第18-20页 |
5 S-RNase调节自交不亲和反应的模式 | 第20-22页 |
6 调节自交不亲和性反应的修饰位点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梨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| 第23-28页 |
1 梨SI的表现 | 第23-24页 |
2 梨自交不亲和基因表达特性 | 第24页 |
3 梨自交不亲和基因蛋白产物的分离及特性鉴定 | 第24-26页 |
4 花柱S糖蛋白的作用机理 | 第26页 |
5 梨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克隆 | 第26-27页 |
6 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影响梨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因素 | 第28-50页 |
第一节 几种培养基组分及pH值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 | 第28-3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3 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| 第36-4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| 第45-5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3 讨论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不同花龄花自花及异花授粉后花粉管生长、坐果率的差异 | 第50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1页 |
3 讨论 | 第61-64页 |
第四章 不同花龄花柱内S基因表达量及其与坐果率的关系 | 第64-7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4-6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9-73页 |
3 讨论 | 第73-76页 |
第五章 不同花龄梨花柱内S-RNase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 | 第76-94页 |
第一节 S_4-RNase的抗体的制备方法 | 第76-8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6-8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0-82页 |
第二节 不同花龄花柱内S-RNase的定位及定量 | 第82-9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2-8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3-90页 |
3 讨论 | 第90-94页 |
第六章 梨花柱S-RNase在花粉管内的分布 | 第94-10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94-9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95-99页 |
3 讨论 | 第99-100页 |
全文讨论 | 第100-108页 |
全文结论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