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论——森林问题:环境伦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1-12页 |
第一章 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狭隘的森林资源观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对森林眼前利益的关注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重视小我利益 | 第16-18页 |
第四节 公用地的矛盾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森林伦理的传统与现代拓展 | 第21-33页 |
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森林伦理智慧 | 第21-25页 |
一、以“天人合一”思想为核心的自然观 | 第21-22页 |
二、以图腾崇拜、生态伦理和“圣王之制”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保护思想 | 第22-24页 |
三、以“取之有时,用之有节”为代表的森林利用思想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现代西方的森林伦理思想 | 第25-33页 |
一、大地伦理学:森林作为完整、稳定、美丽的生物共同体应该得到尊重 | 第25-27页 |
二、深层生态学:“顺其自然”的森林管理 | 第27-30页 |
三、自然价值论:森林生态系统的创造性是森林价值的源泉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森林伦理的原则 | 第33-52页 |
第一节 维护森林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| 第33-37页 |
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| 第37-41页 |
第三节 森林的多价值利用与公正补偿原则 | 第41-47页 |
一、森林资源的多价值利用 | 第41-44页 |
二、森林的公正补偿 | 第44-47页 |
第四节 森林资源分配的公正原则 | 第47-52页 |
一、代际公正原则 | 第48-50页 |
二、代内公正原则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森林伦理的实践 | 第52-70页 |
第一节 森林观念更新 | 第52-56页 |
一、价值观的更新 | 第52-53页 |
二、发展观的更新 | 第53-54页 |
三、消费观的更新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森林发展战略的变革 | 第56-60页 |
一、转变发展方式,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| 第56-58页 |
二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| 第58-59页 |
三、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和建设 | 第59-60页 |
第三节 森林政策与制度的完善 | 第60-64页 |
一、落实生态补偿制度 | 第60-61页 |
二、调整赋税政策 | 第61页 |
三、推行积极的生态移民政策 | 第61-62页 |
四、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改革 | 第62页 |
五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| 第62页 |
六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全社会多渠道林业建设的投入机制 | 第62-63页 |
七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政策 | 第63页 |
八、强化生态自然保护区政策 | 第63-64页 |
第四节 森林法规的修正 | 第64-67页 |
一、以公正思想为指导,修正森林法规,切实保护林农利益 | 第64-65页 |
二、填补法律关系客体的空白 | 第65-67页 |
第五节 公民的森林道德培养 | 第67-70页 |
结束语 构建绿色社会——森林伦理的社会目标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