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权会计相关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部分 产权与会计 | 第12-18页 |
一、产权形态的历史演变与会计的发展 | 第12-15页 |
(一) 原始社会排他性公有产权的出现与会计的萌芽 | 第12-14页 |
(二) 复式簿记诞生于记录复杂产权关系的需要 | 第14-15页 |
(三) 现代会计的发展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 | 第15页 |
二、产权与会计的关系 | 第15-18页 |
(一) 任何时期的会计都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 | 第15-16页 |
(二) 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 | 第16-18页 |
第二部分 产权会计概述 | 第18-26页 |
一、产权会计的含义 | 第18页 |
二、产权会计的研究对象 | 第18-19页 |
三、产权会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(一) 产权的一般描述 | 第19-21页 |
(二) 产权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 | 第21-22页 |
四、产权会计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五、产权会计的研究意义 | 第23-25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24页 |
(二) 现实意义 | 第24-25页 |
六、产权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第三部分 产权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| 第26-41页 |
一、产权会计基本理论 | 第26-33页 |
(一) 会计本质 | 第26-27页 |
(二) 会计目标 | 第27页 |
(三) 会计对象 | 第27-28页 |
(四) 会计职能 | 第28-29页 |
(五) 会计假设 | 第29-30页 |
(六) 会计原则 | 第30-32页 |
(七) 会计程序和方法 | 第32页 |
(八) 会计等式 | 第32-33页 |
二、产权会计的确认、计量与报告理论 | 第33-41页 |
(一) 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| 第33-34页 |
(二) 权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| 第34-36页 |
(三)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| 第36-38页 |
(四) 产权会计报告理论 | 第38-41页 |
第四部分 产权会计理论的应用 | 第41-57页 |
一、会计规则的产权分析 | 第41-44页 |
(一) 会计规则的功能和契约安排 | 第41-42页 |
(二) 会计准则的产权分析 | 第42-43页 |
(三) 契约的不完全性与会计政策选择 | 第43-44页 |
二、会计制度的产权透视 | 第44-46页 |
(一) 会计制度的产权功能 | 第44-45页 |
(二) 会计制度变迁的产权解释 | 第45页 |
(三) 会计制度变迁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| 第45-46页 |
三、企业资本结构的产权分析 | 第46-48页 |
(一) 资本结构与产权结构 | 第46-47页 |
(二) 资本结构的优化 | 第47-48页 |
四、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 | 第48-49页 |
(一) 会计信息的性质 | 第48页 |
(二) 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 | 第48-49页 |
五、会计信用理论的产权分析 | 第49-50页 |
六、会计契约分析 | 第50-54页 |
(一) 企业的契约分析 | 第50-54页 |
(二) 会计在企业契约祸合体中的作用 | 第54页 |
七、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控制 | 第54-57页 |
(一) 会计控制的传统研究导向 | 第55页 |
(二) 会计控制的产权保护导向 | 第55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61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