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一、动产抵押的内涵及发展 | 第10-18页 |
(一) 动产抵押制度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(二) 动产抵押制度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(三) 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之比较 | 第12-13页 |
(四) 各国动产抵押立法例 | 第13-16页 |
(五) 各国动产抵押立法的启示 | 第16-18页 |
二、动产抵押设定的若干问题研究 | 第18-31页 |
(一) 动产抵押的设定 | 第18页 |
(二) 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 | 第18-20页 |
(三) 动产抵押权客体得否为将来取得财产的探讨 | 第20-21页 |
(四) 动产抵押物的价值是否必须超过被担保债权的数额的探讨 | 第21-22页 |
(五) 动产抵押权的登记问题 | 第22-25页 |
1、动产抵押登记的功能及性质 | 第22-23页 |
2、我国现行动产抵押登记效力立法体例及对动产抵押公示方式的思考 | 第23-25页 |
(六) 登记对抗力若干问题之探讨 | 第25-31页 |
1、抵押合同与登记报告冲突时的抵押权的对抗力 | 第25-26页 |
2、动产抵押权对抗第三人的理论研究 | 第26-29页 |
3、登记效力的空间限制 | 第29-31页 |
三、动产抵押权的效力分析 | 第31-41页 |
(一) 动产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 | 第31-32页 |
1、完善动产抵押担保中关于利息的规定 | 第31-32页 |
2、将“保全抵押权的费用”增列为动产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 | 第32页 |
(二) 动产抵押权效力所及标的物的范围 | 第32-34页 |
(三) 动产抵押对抵押权人的效力 | 第34-39页 |
1、动产抵押权的次序权 | 第34-36页 |
2、动产抵押权的处分权 | 第36-38页 |
3、动产抵押权的保全权 | 第38页 |
4、动产抵押权的实行权 | 第38-39页 |
(四) 动产抵押权的处分权 | 第39-40页 |
1、在抵押物上得设定数个抵押权 | 第39页 |
2、得租借动产抵押物 | 第39页 |
3、得转让动产抵押物 | 第39-40页 |
(五) 对动产抵押物之受让人的保护 | 第40-41页 |
四、动产抵押权与同一担保物上其他动产担保物权的关系 | 第41-46页 |
(一) 动产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冲突 | 第41-44页 |
1、先押后留的情形 | 第42-43页 |
2、先留后押的情形 | 第43页 |
3、动产抵押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思 | 第43-44页 |
(二) 动产抵押权与动产质权的冲突 | 第44-46页 |
1、须法定登记才能成立的动产抵押权与动产质权的冲突 | 第44-45页 |
2、无须登记即可成立的动产抵押权与动产质权的冲突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