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神谱《真灵位业图》神仙演化过程考察
一、《真灵位业图》以前的道教神仙体系 | 第1-15页 |
(一) 战国时期 | 第9-10页 |
1.《庄子》中的神仙种类 | 第9-10页 |
(二) 秦汉时期 | 第10页 |
(三) 道教形成和发展时期 | 第10-15页 |
1.早期道教经典中的神仙体系 | 第10-11页 |
(1) 《老子想尔注》 | 第10-11页 |
(2) 《太平经》 | 第11页 |
2.早期道教派系中的神仙体系 | 第11-15页 |
(1) “五斗米道”(“天师道”) | 第11-12页 |
(2) “太平道” | 第12-13页 |
(3) 金丹派 | 第13页 |
(4) 灵宝派 | 第13-14页 |
(5) 上清派 | 第14-15页 |
二、《真灵位业图》与道教神仙谱系 | 第15-17页 |
1.陶弘景的道教活动 | 第15-16页 |
2.《真灵位业图》与道教神仙谱系 | 第16-17页 |
3.《真灵位业图》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| 第17页 |
三、《真灵位业图》与道教神仙谱系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1.确立了道教“三清尊神”的基本格局 | 第17-18页 |
2.反映了上清派神仙体系倾向 | 第18页 |
3.反映了道教对佛教信仰的利用 | 第18-19页 |
四、《真灵位业图》神仙名目的文献渊源 | 第19-37页 |
1.《元始上真众仙记》 | 第19-23页 |
2.《真诰》 | 第23-29页 |
3.《登真隐诀》 | 第29-30页 |
4.《上清大洞真经》 | 第30-32页 |
5.《元始高上玉检大箓》 | 第32-33页 |
6.《灵宝五符经》 | 第33-34页 |
7.《太平经》 | 第34页 |
8.《列仙传》 | 第34-36页 |
9.《神仙传》 | 第36-37页 |
五、《真灵位业图》神仙演化过程考察 | 第37-50页 |
六、《真灵位业图》意义评价 | 第50-53页 |
附录:《真灵位业图》 | 第53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