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制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实验研究
| 文献综述 | 第1-18页 |
| 第一章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| 第10-18页 |
| 1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| 第10-12页 |
| ·饲养管理不当,卫生条件差 | 第11页 |
| ·饲料、饮水质量低,不符合卫生要求 | 第11页 |
| ·大量、重复地滥用药物,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 | 第11页 |
| ·种鸡没有检疫,大肠杆菌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| 第11页 |
| ·血清型众多,菌苗免疫效果不好 | 第11-12页 |
| ·混合感染越来越多 | 第12页 |
| 2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| 第12-14页 |
| ·病型增多 | 第12页 |
| ·混合感染日龄增宽使病情复杂化 | 第12-13页 |
| 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| 第13页 |
| ·传播途径和诱发因素增多 | 第13-14页 |
| 3 中草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特点和优势 | 第14-15页 |
| 4 中兽医学关于鸡特点的论述 | 第15-16页 |
| ·鸡为阳中之阴 | 第15-16页 |
| ·鸡的卫阳不足,抗御外邪的能力差 | 第16页 |
| ·肉仔鸡阳常不足 | 第16页 |
| ·产蛋期阴常不足 | 第16页 |
| 5 中兽医学关于鸡发病原因的论述 | 第16-17页 |
| ·致病因素以湿邪居多且湿多兼热 | 第16页 |
| ·疾病传变迅速 | 第16页 |
| ·产蛋期脾、肝、肾虚 | 第16-17页 |
| 6 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实验研究 | 第18-31页 |
| 第二章 中药制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体外抑菌试验 | 第18-21页 |
| 1 材料 | 第18页 |
| 2 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中草药制剂 | 第18页 |
| ·供试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| 第18-20页 |
| ·药敏试验 | 第20页 |
| 3 结果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章 中药制剂防治肉雏鸡大肠杆病的防治试验研究 | 第21-24页 |
| 1 材料 | 第21页 |
| 2 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预防 | 第21页 |
| ·治疗 | 第21页 |
| ·疗效与判定标准 | 第21-22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2页 |
| ·肉鸡防治试验结果 | 第22页 |
| ·肉仔鸡治疗试验结果 | 第22页 |
| 4 讨论 | 第22-24页 |
| 第四章 中药制剂防治种鸡大肠杆病的防治试验研究 | 第24-28页 |
| 1 材料 | 第24页 |
| 2 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产蛋种鸡的预防试验 | 第24页 |
| ·产蛋种鸡的治疗试验 | 第24页 |
| ·小三黄肉用种鸡的预防试验 | 第24页 |
| ·小三黄肉用种鸡的治疗试验 | 第24-25页 |
| ·疗效与判定标准 | 第25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·蛋种鸡的预防试验结果 | 第25页 |
| ·蛋种鸡的治疗试验结果 | 第25-26页 |
| ·产蛋情况 | 第26页 |
| ·小三黄肉用种鸡的预防试验结果 | 第26页 |
| ·小三黄肉用种鸡的治疗试验结果 | 第26-28页 |
| 第五章 中药制剂对鸡夏季生理性腹泻的防治试验研究 | 第28-31页 |
| 1 材料 | 第28页 |
| 2 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临床症状 | 第28页 |
| ·剖检病变 | 第28页 |
| ·实验室检查 | 第28页 |
| ·预防试验 | 第28页 |
| ·治疗试验 | 第28-29页 |
| ·疗效与判定标准 | 第29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鸡夏季生理性腹泻的预防试验结果 | 第29页 |
| ·鸡夏季生理性腹泻的治疗试验结果 | 第29-31页 |
| 结论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| 致谢 | 第34-3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