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蒜属种间关系和杂交起源的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1页 |
第一节 石蒜属植物生物学特征 | 第11-13页 |
1.形态 | 第11页 |
2.地理分布 | 第11页 |
3.研究价值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石蒜属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0页 |
一、生态地理学 | 第13页 |
二、分类学研究 | 第13-14页 |
三、细胞分类学 | 第14-18页 |
1.核型多样性 | 第14-15页 |
2.核型进化 | 第15-18页 |
四、分子系统学 | 第18-19页 |
五、栽培技术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分子系统学概述 | 第20-29页 |
一、中性理论与分子钟 | 第20-21页 |
二、分子系统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8页 |
1.DNA分子标记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2.序列分析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| 第24-28页 |
三、分子系统学的成果 | 第28页 |
四、分子系统学目前遇到的挑战 | 第28-29页 |
五、分子系统学的发展趋势 | 第29页 |
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一、存在问题 | 第29-30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石蒜属植物概述 | 第31-40页 |
第三章 RAPD和ISSR分析 | 第40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8页 |
1.1 材料 | 第40-41页 |
1.1.1 试剂及其来源 | 第40页 |
1.1.2 主要仪器 | 第40-41页 |
1.1.3 供试材料 | 第41页 |
1.2 方法 | 第41-48页 |
1.2.1 基因组DNA提取 | 第41-45页 |
1.2.2 PCR扩增 | 第45-47页 |
1.2.3 引物筛选 | 第47页 |
1.2.4 统计分析 | 第47-4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2.1 RAPD多态性分析 | 第48页 |
2.2 RAPD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| 第48-51页 |
2.3 ISSR多态性分析 | 第51页 |
2.4 ISSR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| 第51-53页 |
3 讨论 | 第53-64页 |
3.1 RAPD和ISSR比较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2 石蒜属种间关系和可能的杂交起源 | 第55-64页 |
第四章 ITS序列分析 | 第64-79页 |
1 引言 | 第6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64-70页 |
2.1 供试材料 | 第64-6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65-70页 |
2.2.1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65页 |
2.2.2 ITS序列的PCR扩增 | 第65-66页 |
2.2.3 PCR产物纯化 | 第66-67页 |
2.2.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67页 |
2.2.5 DNA片段的体外连接 | 第67页 |
2.2.6 质粒的转化和重组子筛选 | 第67-68页 |
2.2.7 阳性克隆的PCR检测 | 第68页 |
2.2.8 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 | 第68-69页 |
2.2.9 序列测定 | 第69-70页 |
3 数据分析 | 第70页 |
3.1 序列排列、外类群选择和系统树的构建 | 第70页 |
4.结果 | 第70-72页 |
4.1 ITS序列信息 | 第70页 |
4.2 ITS序列的核苷酸加合性 | 第70-71页 |
4.3 ITS序列的聚类分析 | 第71页 |
4.4 ITS序列的核苷酸加合性和可能的杂交起源 | 第71-72页 |
5 讨论 | 第72-79页 |
5.1 石蒜属种间关系及可能的杂交起源 | 第72-74页 |
5.2 ITS加合性与共进化 | 第74-79页 |
第五章 叶绿体DNA序列分析 | 第79-90页 |
1 引言 | 第7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79-82页 |
2.1 供试材料 | 第7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79-82页 |
2.2.1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79页 |
2.2.2 PCR扩增 | 第79-80页 |
2.2.3 PCR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| 第80-81页 |
2.2.4 DNA序列分析 | 第81页 |
2.2.5 联合序列分析 | 第81-82页 |
3 结果 | 第82-83页 |
3.1 trnL-F序列分析 | 第82页 |
3.2 atpB-rbcL区序列分析 | 第82-83页 |
3.3 联合数据分析结果 | 第83页 |
4.讨论 | 第83-90页 |
4.1 trnL-F序列分析 | 第83-85页 |
4.2 atpB-rbcL序列分析 | 第85页 |
4.3 来自联合数据的分析 | 第85-90页 |
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| 第90-95页 |
1.石蒜属的杂交类型 | 第91-92页 |
2.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石蒜属种间关系 | 第92-93页 |
2.1 来自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 | 第92页 |
2.2 来自ITS序列的结果 | 第92页 |
2.3 来自叶绿体DNA序列的结果 | 第92-93页 |
2.4 来自联合分子数据的结果 | 第93页 |
3.石蒜属植物可能的杂交起源 | 第93-94页 |
4.关于石蒜属系统位置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1页 |
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