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

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若干技术的仿真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9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卫星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第12-13页
   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·GEO 系统简介第14页
   ·MEO 系统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·LEO 系统第15-19页
     ·GLOBALSTAR 系统构成第15-17页
     ·Iridium 系统第17页
     ·Globalstar 与Iridium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第17-19页
   ·本文的贡献和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第20页
   ·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0-22页
第二章 仿真软件和仿真系统介绍第22-31页
   ·引言第22页
   ·OPNET 软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OPNET 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OPNET 的建模仿真方法第23页
   ·系统仿真的任务第23-24页
   ·仿真系统结构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系统组成部分第24页
     ·系统拓扑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通信协议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用户移动性和位置管理第26页
   ·信令的简化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使用的信令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信令格式第27-28页
   ·用户终端(UT)呼叫流程第28-30页
   ·结论第30-31页
第三章 馈电链路的切换方案研究第31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1页
   ·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切换信关站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切换带来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两种切换形式第32-33页
   ·馈电链路切换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最短馈电链路切换方案第33页
     ·最长可视时间切换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·用户链路切换准则第34-35页
   ·仿真背景第35-42页
     ·信关站的选择第35-38页
     ·中国国内的非均匀分布业务密度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评价参数的设置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接入仰角的设置第41-42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·结论第46-48页
第四章 用户的点波束确定仿真算法研究第48-63页
   ·引言第48页
   ·多点波束天线第48-49页
   ·点波束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·确定点波束的数学模型第51-56页
     ·卫星轨道空间几何关系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中心波束的判断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外围点波束的判断第54-56页
   ·无线链路的仿真第56-57页
   ·确定点波束的OPNET 仿真流程图第57-58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58-59页
   ·结论第59-63页
第五章 用户接入切换控制方案的仿真第63-75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第63-64页
   ·OPNET 仿真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设第64-65页
     ·OPNET 的仿真框图第65页
     ·话音用户的进程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·服务方案第66-70页
     ·用户选择卫星准则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接入及切换方案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服务方案第70页
   ·仿真背景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仿真设置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仿真评价参数的设置第71页
   ·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·结论第74-75页
第六章 随机接入信道的竞争协议仿真研究第75-82页
   ·引言第75页
   ·复用与多址接入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固定分配类MAC 协议第75页
     ·随机竞争类MAC 协议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按需分配类MAC 协议第76页
   ·协议模型第76-79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设条件第76-77页
     ·纯ALOHA(P-ALOHA)第77-78页
     ·时隙ALOHA(S-ALOHA)第78-79页
   ·仿真设置以及结果第79-81页
     ·仿真背景及参数设置第79页
     ·仿真评价参数第79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79-81页
   ·结论第81-82页
第七章 全文总结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个人简历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适应扩展Kalman滤波器在长输管道泄漏点定位技术中的应用
下一篇: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