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引言 | 第1-1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论文特点及创新 | 第10-12页 |
2 地质背景和方法介绍 | 第12-24页 |
·成藏动力学系统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盆地数值模拟简介 | 第14-18页 |
·本文所研究的地质背景简介 | 第18-24页 |
3 地层厚度演化史 | 第24-35页 |
·地层厚度史及地层回剥技术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地层厚度演化史模型所需的地质参数 | 第25页 |
·地层厚度演化史回剥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正常情况下的回剥过程(无剥蚀、无断层) | 第25-26页 |
·关于回剥过程中的剥蚀事件 | 第26-28页 |
·回剥与超压相结合的模拟过程 | 第28-29页 |
·地层厚度演化史的具体实现 | 第29-35页 |
4 基于盆地模拟技术的地质参数确定及其数值算法求解 | 第35-84页 |
·压力参数及二维超压方程的推导 | 第35-40页 |
·压力史模型(理论基础) | 第35-37页 |
·超压方程的推导 | 第37-39页 |
·关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问题 | 第39-40页 |
·关于地层厚度演化史 | 第40页 |
·超压方程的求解 | 第40-62页 |
·求解思想 | 第40-43页 |
·非迭代的交替方向隐式方法(ADIP: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Procedure)简介 | 第43-46页 |
·网格建立及数据预处理(各种参数的处理) | 第46-54页 |
·求解结果(得到不同时代的数据并通过图表表达) | 第54-62页 |
·温度参数以及二维热流方程的推导 | 第62-68页 |
·温度史模型的建立 | 第63-65页 |
·关于关系因子β的确定 | 第65-67页 |
·关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问题 | 第67-68页 |
·温度史方程的求解 | 第68-84页 |
·求解思想 | 第68-69页 |
·二维的温度史模型的非迭代交替方向隐式方法(ADIP) | 第69-71页 |
·网格建立及数据预处理(各种参数的处理) | 第71-75页 |
·求解结果(得到不同时代的数据并通过图标表达) | 第75-84页 |
5 有限差分法和解方程组方法的选用以及改进三对角追赶法 | 第84-106页 |
·抛物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| 第84-94页 |
·差分方程的相容性 | 第84-85页 |
·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| 第85-86页 |
·变系数抛物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| 第86-90页 |
·交替方向隐式法 | 第90-94页 |
·解方程组方法的选用以及改进三对角追赶法 | 第94-106页 |
·油藏数值模拟中常用的几种解方程组方法简介 | 第94-97页 |
·解超压史和温度史方程的差分离散化后所得线性方程组方法的选用 | 第97-99页 |
·各种方法的比较 | 第97-99页 |
·我们对解方程组方法选取的考虑 | 第99页 |
·优化一般的三对角追赶法 | 第99-106页 |
6 地质参数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106-130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6页 |
·分形理论及分形插值曲面 | 第106-112页 |
·分形理论简介 | 第106-108页 |
·分形插值曲面 | 第108-112页 |
·分形插值曲面理论简介 | 第108-110页 |
·分形插值曲面的生成方法(数学模型) | 第110-112页 |
·处理结果及解释(图形显示说明) | 第112-130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130-133页 |
致谢 | 第133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