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 引言 | 第10页 |
2 室内气体污染物种类及危害 | 第10-12页 |
·室内有机气体的污染 | 第11-12页 |
·室内甲醛的污染 | 第11页 |
·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 | 第11-12页 |
·室内无机气体的污染 | 第12页 |
·放射性气体的污染 | 第12页 |
3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 | 第12-14页 |
·合理布局和分配室内外的污染源 | 第12-13页 |
·改善室内的通风设施 | 第13页 |
·使用净化技术 | 第13-14页 |
·活性炭过滤法 | 第13页 |
·催化净化法 | 第13-14页 |
4 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纳米TiO_2的基础内容及研究进展 | 第15-29页 |
1 纳米TiO_2的基础内容 | 第15-22页 |
·前言 | 第15页 |
·纳米TiO_2的结构及晶型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物理法 | 第18-19页 |
·化学法 | 第19-22页 |
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 | 第22-23页 |
3 半导体TiO_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气体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8页 |
·光催化降解甲醛 | 第23-25页 |
·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 | 第25-26页 |
·光催化降解芳香族气相有机物的失活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页 |
4 本课题的目的、意义及研究思路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29-33页 |
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·二氧化钛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·负载型TiO_2/Sr_2CeO_4的制备 | 第30页 |
3 催化剂光活性的评价 | 第30-31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反应装置 | 第30-31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4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1-32页 |
5 反应中间产物的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中间产物的提取 | 第32页 |
·中间产物的定性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2页 |
·色谱—质谱联用分析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57页 |
1 催化剂的相关表征 | 第33-38页 |
·TiO_2的相关表征 | 第33-34页 |
·Sr_2CeO_4的相关表征 | 第34-36页 |
·Sr_2CeO_4的XRD图谱 | 第34-35页 |
·Sr_2CeO_4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| 第35-36页 |
·Sr_2CeO_4的比表面 | 第36页 |
·TiO_2/Sr_2CeO_4的表征 | 第36-38页 |
·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 | 第36-37页 |
·TiO_2/Sr_2CeO_4的XRD图谱 | 第37页 |
·TiO_2/Sr_2CeO_4的XPS图谱 | 第37-38页 |
2 TiO_2/Sr_2CeO_4光催化降解气相苯 | 第38-41页 |
·最佳负载量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·TiO_2/Sr_2CeO_4与纯TiO_2催化性能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其它条件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光源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水蒸气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铁离子掺杂的影响 | 第41页 |
3 TiO_2/Sr_2CeO_4光催化降解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起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反应常数K的计算 | 第42-43页 |
4 TiO_2/Sr_2CeO_4光催化降解苯的机理初探 | 第43-57页 |
·中间产物的提取 | 第44页 |
·中间产物的产生 | 第44页 |
·中间产物的提取 | 第44页 |
·中间产物的分析 | 第44-53页 |
·红外谱图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色谱—质谱联用分析 | 第45-53页 |
·可能的一些物质 | 第53页 |
·降解苯的机理初探 | 第53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声明 | 第62-63页 |
读研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