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导论 | 第1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| ·几个相关的概念 | 第12页 |
| 2 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9页 |
| ·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| ·传统贸易理论 | 第12-14页 |
| ·迈克尔·波特的“竞争优势理论” | 第14-16页 |
| ·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与实践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3 世界和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概况 | 第19-25页 |
| ·世界茶叶生产概况 | 第19-21页 |
| ·中国茶叶生产概况 | 第21-22页 |
| ·世界茶叶贸易概况 | 第22-23页 |
| ·我国茶叶贸易概况 | 第23-25页 |
| 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·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| 第25-31页 |
| ·总体国际市场占有率 | 第25-27页 |
| ·分品种国际市场占有率 | 第27-31页 |
| ·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 | 第31-33页 |
| ·贸易竞争指数及国际比较 | 第33-35页 |
| ·相对出口优势指数及国际比较 | 第35-36页 |
| 5 影响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| 第36-49页 |
| ·生产要素条件 | 第36-42页 |
| ·优势因素 | 第36-38页 |
| ·制约因素 | 第38-42页 |
| ·国内外市场需求条件 | 第42-43页 |
| ·相关供应商和支持性产业 | 第43-44页 |
| ·企业战略、结构与竞争 | 第44-45页 |
| ·政府作用 | 第45-49页 |
| ·政府政策和体制选择 | 第46-47页 |
| ·政府公共服务 | 第47-48页 |
| ·茶叶经营管理体制 | 第48-49页 |
| 6 结论和对策建议 | 第49-56页 |
| ·基本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·总体状况分析 | 第49页 |
| ·分品种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| 第50-56页 |
| ·着力依靠科技进步、推行技术创新,提高我国茶叶的出口竞争力 | 第50-51页 |
| ·发挥本国比较优势,依据不同茶叶类别,实施不同发展策略 | 第51-52页 |
| ·与国际接轨,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,实施绿色品牌战略,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| 第52页 |
| ·创新茶叶流通市场,实现茶叶流通体系的现代化 | 第52-53页 |
| ·扶持和培育茶叶龙头企业,加大茶叶出口基地建设 | 第53页 |
| ·加强茶叶产业区域布局建设和市场营销 | 第53-54页 |
| ·发挥政府作用,调整和加强茶叶产业的国内支持政策 | 第54-56页 |
| 附表 | 第56-59页 |
| 附表1 主要茶叶出口国出口量国际市场占有率 | 第56-57页 |
| 附表2 主要茶叶出口国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 | 第57-58页 |
| 附表3 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