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《巴塞尔协议》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问题研究
导论 | 第1-16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二、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三、 文章的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《巴塞尔协议》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6-24页 |
一、 1988年的《巴塞尔协议》 | 第16-18页 |
(一) 《巴塞尔协议》产生的背景及目的 | 第16-17页 |
(二) 《巴塞尔协议》的基本内容 | 第17页 |
(三) 《巴塞尔协议》的积极作用及主要不足 | 第17-18页 |
二、 《巴塞尔协议》的补充规定 | 第18-20页 |
(一) 《关于市场风险补充规定》 | 第19页 |
(二) 《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》 | 第19-20页 |
三、 新《巴塞尔协议》 | 第20-24页 |
(一) 三大支柱 | 第20-21页 |
(二) 三类风险 | 第21-22页 |
(三) 三种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资本、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管理 | 第24-34页 |
一、 银行的资本 | 第24-29页 |
(一) 银行资本的概念 | 第24页 |
(二) 银行资本的作用 | 第24-26页 |
(三) 银行资本的构成 | 第26-29页 |
二、 资本充足率 | 第29-31页 |
(一) 资本充足率的概念 | 第29页 |
(二)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| 第29-31页 |
三、 银行的资本管理 | 第31-34页 |
(一) 资本管理的概念 | 第32页 |
(二) 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| 第34-42页 |
一、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发展 | 第34-36页 |
二、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9页 |
(一) 资本充足率不高 | 第36-38页 |
(二) 监管体系不完善 | 第38-39页 |
(三) 缺乏市场纪律约束 | 第39页 |
三、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 | 第39-40页 |
四、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| 第42-50页 |
一、 提高资本充足率 | 第42-46页 |
(一) 分子对策--增加资本 | 第42-45页 |
(二) 分母对策--减少低质量风险资产 | 第45-46页 |
二、 加快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、完善市场约束 | 第46-50页 |
(一) 实施内部信用评级法的紧迫性 | 第47页 |
(二) 实施内部评级的优势 | 第47-48页 |
(三) 建立内部信用评级应采取的措施 | 第48-49页 |
(四) 完善市场约束 | 第49-50页 |
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