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(1840—1927)
I、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II、英文提要 | 第4-6页 |
III、正文 | 第6-45页 |
前言 | 第6-15页 |
(一) 选题的意义 | 第6页 |
(二) 灾荒史的研究回顾 | 第6-13页 |
1 、灾荒史研究的四个历史阶段概述 | 第6-11页 |
2 、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三) 本文研究思路和突破点 | 第13-15页 |
一、 清末民初灾荒及成因 | 第15-23页 |
(一) 清末民初严重的灾荒 | 第15-21页 |
1 、灾荒概览 | 第15-19页 |
2 、灾荒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(二) 灾荒的成因 | 第21-23页 |
1 、自然因素 | 第21页 |
2 、社会因素 | 第21-23页 |
二、 政府的荒政措施 | 第23-40页 |
(一) 政府的荒政措施 | 第23-30页 |
1 、晚清政府(1840-1911)的荒政措施 | 第23-26页 |
2 、北洋政府(1912-1927)的荒政措施 | 第26-30页 |
(二) 民间的救灾组织及其救灾活动 | 第30-40页 |
1 、同乡组织和行业团体 | 第30-31页 |
2 、慈善团体 | 第31-35页 |
3 、教会组织 | 第35-37页 |
4 、报界的活动 | 第37-40页 |
三、 荒政的近代化 | 第40-43页 |
(一) 近代化的慈善理念 | 第40-41页 |
(二) 技术手段 | 第41-42页 |
(三) 体制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IV、注释 | 第45-50页 |
V、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VI、附表 | 第54-79页 |
VII、后记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