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6页 |
上篇 中国元典文化的再生 | 第6-19页 |
一、 “天人合一”精神的现代阐释 | 第6-14页 |
1 、 人与自然的合一 | 第8-10页 |
2 、 人与自身天性的合一 | 第10-12页 |
3 、 人道与天道的合一 | 第12-14页 |
二、 “中和之道”的审美建构 | 第14-19页 |
1 、 意境营造——诗化文体的复活 | 第16-17页 |
2 、 象征叙事——绵延不尽的寓言格式 | 第17页 |
3 、 审美距离——静观自得的写作姿态 | 第17-19页 |
下篇 精神原型与形象系统 | 第19-27页 |
一、 精神原型:“怀乡”和“香草美人” | 第19-23页 |
1 、 “怀乡”母题及其现代性 | 第19-21页 |
2 、 “香草美人”意象及其隐喻性 | 第21-23页 |
二、 形象系统:“童”化人物、“人”化景物与“灵”化家园 | 第23-27页 |
1 、 “童”化人物——儿童、少年与老人的世界 | 第23-24页 |
2 、 “人”化景物——“象外之境” | 第24-26页 |
3 、 “灵”化家园——田园与庭院 | 第26-27页 |
结语 | 第27-29页 |
注释 | 第29-30页 |
参考书目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