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1.1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流行病学 | 第10-11页 |
1.2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因及机制 | 第11-12页 |
1.3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 | 第12-13页 |
1.4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4.1 期待治疗 | 第13页 |
1.4.2 手术治疗 | 第13-15页 |
1.4.3 相关注意事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2.2 诊断标准 | 第16页 |
2.3 排除标准 | 第16-17页 |
2.4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2.5 临床处理 | 第17页 |
2.6 统计学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18-23页 |
3.1 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3.2 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3 两组患者术中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4 植入组中术前放置球囊与否进行亚组间对比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5 两组新生儿窒息及早产的比较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23-34页 |
4.1 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| 第23-27页 |
4.2 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 | 第27-29页 |
4.3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术中基本情况分析 | 第29页 |
4.4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手术治疗 | 第29-32页 |
4.5 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对围产儿影响 | 第32-33页 |
4.6 展望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4-36页 |
5.1 结论 | 第34页 |
5.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2页 |
文献综述 | 第42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表 | 第52-53页 |
附录-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