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8-12页 |
1 植物适应干旱的机理 | 第8页 |
2 植物形态解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| 第8-9页 |
·叶片形态和解剖 | 第8页 |
·根系形态和解剖 | 第8-9页 |
3 植物生理反应与抗旱性的关系 | 第9-12页 |
·叶片保水力 | 第9页 |
·渗透调节 | 第9-10页 |
·活性氧代谢 | 第10-11页 |
·Ca~(2+) | 第11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3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1 实验材料及处理 | 第13页 |
·材料 | 第13页 |
·幼苗培养 | 第13页 |
·幼苗处理 | 第13页 |
2 测定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叶片相对含水量(RWC) | 第13页 |
·叶片质膜透性 | 第13页 |
·Ca含量 | 第13-14页 |
·根系活力 | 第14页 |
·超氧自由基(O_2~-)产生速率 | 第14页 |
·丙二醛(MDA)含量 | 第14页 |
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 | 第14页 |
·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 | 第14-15页 |
结果分析 | 第15-30页 |
1 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小麦幼苗的生理影响 | 第15-18页 |
·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 | 第15页 |
·钙含量和根系活力 | 第15-16页 |
·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MDA含量 | 第16-17页 |
·SOD和POD活性 | 第17-18页 |
2 水分胁迫下Ca(NO_3)_2对小麦幼苗的生理影响 | 第18-23页 |
·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 | 第18-19页 |
·叶片和根系的钙含量 | 第19-20页 |
·根系活力 | 第20页 |
·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 | 第20-21页 |
·MDA含量 | 第21-22页 |
·SOD活性 | 第22页 |
·POD活性 | 第22-23页 |
3 水分胁迫下EGTA对小麦幼苗的生理影响 | 第23-28页 |
·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 | 第23-24页 |
·叶片和根系的钙含量 | 第24-25页 |
·根系活力 | 第25页 |
·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 | 第25-26页 |
·MDA含量 | 第26页 |
·SOD活性 | 第26-27页 |
·POD活性 | 第27-28页 |
4 内源钙含量与其它生理指标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·叶片Ca含量 | 第28-29页 |
·根系Ca含量 | 第29-30页 |
讨论 | 第30-33页 |
1 小麦幼苗内源Ca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 | 第30页 |
2 外源Ca~(2+)作用 | 第30-33页 |
·Ca~(2+)对叶片质膜透性和含水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Ca~(2+)对植物钙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Ca~(2+)对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Ca~(2+)对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Ca~(2+)对SOD、POD活性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Ca~(2+)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