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干流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研究
摘要(中文) | 第1-5页 |
摘要(英文)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基本情况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洞庭湖与长江的防洪关系 | 第10-11页 |
一、四口分流对荆江洪峰的削峰作用 | 第10页 |
二、洞庭湖的调蓄作用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城陵矶附近防洪形势 | 第11-17页 |
第一节 1998年洪水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城陵矶附近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| 第13-15页 |
一、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 | 第13页 |
二、四口分流减少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城陵矶附近防洪形势日益紧张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变化分析 | 第17-21页 |
第一节 长江中游防洪布局 | 第17页 |
第二节 河道防洪控制水位的分级、基本定义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的几次变化情况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变化方案 | 第19-21页 |
第四章 长江中游洪水模拟模型 | 第21-49页 |
第一节 模型概述 | 第21-32页 |
一、洪水演进方法概述 | 第21-29页 |
二、洪水调度现状概述 | 第29-30页 |
三、模型计算方法的比较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模型的求解 | 第33-48页 |
一、求解的基本思路 | 第33-38页 |
二、计算流程 | 第38-41页 |
三、工作曲线的绘制 | 第41-48页 |
第四节 模型的验证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变化研究 | 第49-58页 |
第一节 对分洪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对江湖关系影响 | 第50-54页 |
第三节 对各河段泄量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第四节 对设计水位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第五节 主要控制站设计水位时比降分析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8-63页 |
第一节 本文结论 | 第58-59页 |
第二节 引证几个成果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| 第61-63页 |
附图 | 第63-7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