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马克思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的基本内涵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商品的二重性极其矛盾 | 第9-12页 |
一、使用价值与价值 | 第9-10页 |
二、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| 第10-11页 |
三、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商品价值的决定 | 第12-15页 |
一、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| 第12-13页 |
二、劳动的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| 第13页 |
三、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理论的新变化 | 第15-34页 |
第一节 关于价值创造问题的争论 | 第15-21页 |
一、活劳动创造价值,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 | 第15-18页 |
二、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 | 第18-19页 |
三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、价值实现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的新特点 | 第21-29页 |
一、创造价值的劳动由体力为主转化为脑力为主 | 第21-23页 |
二、科技劳动创造价值 | 第23-24页 |
三、管理劳动创造价值 | 第24-26页 |
四、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| 第26-27页 |
五、教育劳动创造价值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劳动和价值创造 | 第29-34页 |
一、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的新变化 | 第29-31页 |
二、劳动价值论应用范围的扩展 | 第31-32页 |
三、经济全球化与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理论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关于价值创造问题的争论 | 第34-36页 |
一、政治工具论 | 第35页 |
二、不完善论 | 第35页 |
三、过时论 | 第35页 |
四、多余论 | 第35页 |
五、实用主义论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理论 | 第36-38页 |
一、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的科学地位 | 第36-37页 |
二、劳动价值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| 第37-38页 |
三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| 第38页 |
第三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理论的几点启示 | 第38-41页 |
一、马克思的“活劳动创造价值”理论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| 第38-39页 |
二、加强对劳动形式和必要劳动的研究 | 第39页 |
三、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后记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