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上篇 文献综述 | 第11-27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2-27页 |
| 1 病毒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病毒群体遗传学研究范畴 | 第12-13页 |
| ·病毒的变异 | 第13页 |
| 2 病毒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遗传标记 | 第13-17页 |
| ·dsRNA电泳图谱分析 | 第13-14页 |
| ·T1核酸酶酶切后寡核苷酸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| 第14页 |
| ·核酸酶保护分析 | 第14页 |
| ·RFLP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·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·异源双链分析 | 第16页 |
| ·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3 低毒性dsRNA病毒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| 第17-27页 |
| ·栗疫病及其低毒性dsRNA病毒的发现 | 第17-19页 |
| ·dsRNA在栗疫菌群体中的传递及影响传递的因素 | 第19-20页 |
| ·栗疫病的生物防治 | 第20-21页 |
| ·dsRNA的分子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 | 第21-23页 |
| ·dsRNA病毒与栗疫菌的互作 | 第23-24页 |
| ·栗疫菌及其dsRNA病毒的生物多样性 | 第24-27页 |
| 下篇 研究内容 | 第27-60页 |
| 第一章 栗疫菌低毒力的转化及转化菌株的毒力测定 | 第28-44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4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0-34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1页 |
| ·低毒力转化效率 | 第34页 |
| ·低毒力菌株野生型的分离 | 第34-41页 |
| 3 结论与讨论 | 第41-44页 |
| 第二章 栗疫菌低毒性病毒(CHVl)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44-60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46-50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46页 |
| ·dsRNA的提取、检测和纯化 | 第46页 |
| ·cDNA的合成 | 第46页 |
| ·PCR扩增及其产物的回收 | 第46-49页 |
| ·序列测定 | 第49-50页 |
| ·RFLP分析 | 第50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50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6页 |
| ·RT-PCR产物回收 | 第50-51页 |
| ·序列比较 | 第51-54页 |
| ·RFLP图谱 | 第54-55页 |
| ·群体间的遗传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3 结论与讨论 | 第56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