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藻油脂两步酶法制备生物柴油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| ·引言 | 第12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概论 | 第12-18页 |
| ·酶催化微藻油脂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| ·微藻油脂的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前景 | 第20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微藻油脂水解为游离脂肪酸的工艺 | 第22-42页 |
| ·引言 | 第22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3页 |
| ·响应面法优化微藻油脂水解的工艺 | 第33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第三章 游离脂肪酸酯化工艺的初步探索 | 第42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42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其设备 | 第4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·测定乳化活性指数 | 第42-43页 |
| ·破乳 | 第43页 |
| ·甘油的回收与测定 | 第43页 |
| ·游离脂肪酸的酸价测定 | 第43页 |
| ·游离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| 第43-44页 |
| ·酯化实验 | 第44页 |
| ·仪器分析方法 | 第44页 |
| ·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44-55页 |
| ·水解反应液乳化活性指数的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·水解后体系的破乳 | 第45-53页 |
| ·仪器验证 | 第53-55页 |
| ·气相色谱的谱图 | 第53-54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54-55页 |
| ·核磁 | 第55页 |
| ·响应面优化游离脂肪酸酯化的工艺 | 第55-62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56-57页 |
| ·RSM 的应用 | 第57页 |
| ·实验结果回归分析 | 第57-60页 |
| ·响应面的等高线图谱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游离脂肪酸的响应面优化 | 第61-62页 |
| ·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四章 微藻油脂水解和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| 第64-70页 |
| ·引言 | 第64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64-66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64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6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4-66页 |
| ·酶量与水解率和酯化率的关系 | 第64-65页 |
| ·底物浓度与水解率和酯化率 | 第65页 |
| ·水解初速率的测定 | 第65页 |
| ·米氏常数的测定 | 第65页 |
| ·动力学实验 | 第65页 |
| ·油水界面的测定 | 第65-66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6-69页 |
| ·微藻油脂的水解和酯化的动力学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酶量与水解率及酯化率的关系 | 第67-68页 |
| ·底物浓度与水解率及酯化率 | 第68页 |
| ·模型检验 | 第68-69页 |
| ·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第五章 水解酯化两步法与一步转酯法反应工艺比较 | 第70-74页 |
| ·引言 | 第70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70-71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70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7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3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得率比较 | 第71-72页 |
| ·原材料与试剂成本估算的比较 | 第72-73页 |
| 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4-76页 |
| 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·建议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-84页 |
| 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84-85页 |
| 附录 1 | 第85-86页 |
| 附录 2 | 第86-87页 |
|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