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-4页 |
二、情感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| 第4-10页 |
(一) 两种教育模式两种不同结果 | 第4-7页 |
1.情感教育模式及功能 | 第4-5页 |
2.智能教育模式及弊端 | 第5-6页 |
3.“以情优教”的思想已为广大师生所接受 | 第6-7页 |
(二) 情感教育的缺失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| 第7-8页 |
1.情感教育的缺失使信念无法建立 | 第7页 |
2.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德育功能很难发挥 | 第7-8页 |
3.情感教育的缺失使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| 第8页 |
(三) 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| 第8页 |
(四)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| 第8-9页 |
(五)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| 第9-10页 |
三、思想政治课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| 第10-15页 |
(一) 用真情去感动学生 | 第10-11页 |
(二) 用真理去征服学生 | 第11-12页 |
(三) 用激情去感染学生 | 第12-14页 |
(四) 用赞美去鼓舞学生 | 第14-15页 |
(五) 用语言去激励学生 | 第15页 |
四、实施情感教育应多方面提高教师的情感素质 | 第15-19页 |
(一) 培养教师的情感态度 | 第16-17页 |
(二) 增强教师的情感能力 | 第17-18页 |
(三) 陶冶教师的情感品质 | 第18-19页 |
后记 | 第19-20页 |
Abstract | 第20-21页 |
注释 | 第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