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近海海水紫外吸收及紫外法测定海水COD和壳聚糖吸附去除As(v)的研究
1 文献综述 | 第1-21页 |
·COD测定方法综述 | 第8-15页 |
·废水COD的测定 | 第8-11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海水中有机物的介绍 | 第12-13页 |
·水体中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壳聚糖吸附去除As(v)的研究 | 第15-20页 |
·砷的存在形态及危害 | 第15-16页 |
·砷的测定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废水中砷的去除 | 第17-20页 |
·选题目标、研究内容、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中国近海海水紫外吸收及紫外法测定海水COD | 第20页 |
·壳聚糖吸附去除As(v)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 中国近海海水紫外吸收及紫外法测定海水COD | 第21-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仪器和试剂 | 第21页 |
·水样采集 | 第21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8页 |
·中国近海各个海区的紫外扫描图 | 第22-24页 |
·胶州湾新鲜海水的紫外扫描图 | 第24页 |
·BOD_5标准溶液 | 第24-25页 |
·实际海水样品COD值与紫外吸收之间的关系 | 第25-28页 |
·结论 | 第28-29页 |
3 壳聚糖对水体中As(v)的吸附研究 | 第29-81页 |
·实验材料及测定方法 | 第29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吸附实验 | 第32页 |
·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3-77页 |
·壳聚糖粉末对As(v)的吸附研究 | 第33-49页 |
·吸附pH曲线 | 第33-36页 |
·吸附剂用量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·砷的吸附-时间曲线 | 第37-38页 |
·吸附离子强度曲线 | 第38-39页 |
·吸附温度曲线 | 第39-40页 |
·壳聚糖吸附As(v)的热力学性质 | 第40-46页 |
·壳聚糖吸附As(v)的动力学性质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·壳聚糖球吸附剂对As(v)的吸附研究 | 第49-62页 |
·壳聚糖球吸附剂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
·壳聚糖球吸附剂对As(v)的吸附 | 第50-60页 |
·壳聚糖球吸附剂的再生 | 第60-61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壳聚糖-活性炭球吸附剂对As(v)的吸附研究 | 第62-77页 |
·壳聚糖-活性炭球吸附剂的制备 | 第62-63页 |
·壳聚糖-活性炭球吸附剂对As(v)的吸附 | 第63-74页 |
·壳聚糖-活性炭球吸附剂的再生 | 第74页 |
·壳聚糖-活性炭球的等值计算 | 第74-75页 |
·结论 | 第75-7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1页 |
·三种吸附剂的比较 | 第77-79页 |
·砷吸附剂的比较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