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2 城市竞争力内涵与理论模型 | 第14-22页 |
·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| 第14-17页 |
·对城市竞争力的不同理解 | 第14-15页 |
·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回顾 | 第17-22页 |
·迈克尔.波特的“国家竞争优势理论” | 第17-18页 |
·WEF-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Iain Begg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城市价值链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 | 第21-22页 |
3 城市竞争力锥形模型 | 第22-27页 |
·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经济活动要素 | 第23-24页 |
·社会活动要素 | 第24-25页 |
·区域禀赋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竞争力锥形模型 | 第26-27页 |
4 陕西省10个中心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评价 | 第27-40页 |
·陕西概况 | 第27-30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27页 |
·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7-28页 |
·矿产资源状况 | 第28-29页 |
·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29-30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0-34页 |
·遵循的原则 | 第30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0-34页 |
·评价样本的选取 | 第34页 |
·定量分析方法与工具 | 第34-36页 |
·定量分析方法的选用 | 第34-35页 |
·定量分析工具 | 第35-36页 |
·陕西省10个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 | 第36-40页 |
·主成分分析思路与评价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5 陕西省城市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战略 | 第40-52页 |
·陕西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城市发展的优势(Strengths) | 第41-43页 |
·劣势条件(Weaknesses) | 第43-44页 |
·发展机遇(Opportunities) | 第44-45页 |
·面临的威胁(Threats) | 第45页 |
·陕西城市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排序 | 第45-46页 |
·城市整体竞争力不强,竞争排序偏后 | 第46页 |
·首位城市竞争力较弱,领先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| 第46页 |
·城市等级结构不完整,无大城市,中小城市缺乏竞争力。 | 第46页 |
·在特定地域范围内,西安竞争力较强,有竞争优势。 | 第46页 |
·整体竞争战略 | 第46-48页 |
·促进西咸一体化,构建大西安都市圈 | 第47页 |
·建设关中城镇密集带 | 第47-48页 |
·调整产业结构、培育主导产业 | 第48页 |
·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良城市文化的培育 | 第48页 |
·进行制度创新,改进城市管理水平 | 第48页 |
·各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| 第48-51页 |
·基本竞争战略的应用 | 第48-50页 |
·位次竞争战略的应用 | 第50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结论 | 第52-53页 |
7 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| 第58页 |
附录二 陕西10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原始数据 | 第58-62页 |
附录三 主成分分析计算表 | 第6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