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玻璃烫钻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| 第11-13页 |
·玻璃烫钻产品慨况 | 第11-12页 |
·玻璃烫钻行业生产和发展前景 | 第12-13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设备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国内外研抛设备发展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内外烫钻抛光设备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机床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| 第18-2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| 第20页 |
·论文的主要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玻璃烫钻多头抛光机的抛光工艺的研究 | 第22-33页 |
·抛光机理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抛光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抛光机抛光盘的设计 | 第26-29页 |
·抛光盘材料的选择 | 第27页 |
·抛光盘支撑部分设计及制作 | 第27-28页 |
·抛光盘安装夹持部分的设计 | 第28页 |
·抛光垫材料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抛光机上下抛盘的组方式的设计 | 第29-31页 |
·抛光机上下抛光盘的空间布局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玻璃烫钻多头抛光机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| 第33-47页 |
·玻璃烫钻的抛光机总体方案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机床的要求 | 第33-34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帆总体功能方案研究 | 第34页 |
·玻璃烫钻多头抛光机总体结构布置 | 第34-35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执行系统的设计 | 第35-42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上下抛盘的工作方式及相应技术参数的确定 | 第35-37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加载系统(上抛盘)的设计 | 第37-41页 |
·玻璃烫钻抛光机夹紧系统(下抛盘)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玻璃烫钻的抛光机支承系统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·支承系统分析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支承系统结构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玻璃烫钻的抛光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传动系统方案的确立 | 第45页 |
·转轴系统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烫钻机床抛光运动特性研究 | 第47-62页 |
·行星式多头玻璃烫钻抛光运动轨迹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7-51页 |
·工装盘上一点相对抛光盘的运动轨迹方程 | 第48-49页 |
4 1 2 抛光盘上一点相对工装盘的运动轨迹方程 | 第49-51页 |
·行星式多头玻璃烫钻抛光机运动轨迹模拟仿真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抛光盘相对工装盘的运动轨迹的仿真及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工装盘相对抛光盘的运动轨迹的仿真及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行星式多头玻璃烫钻抛光机均匀件的分析与研究 | 第57-60页 |
·行星式精密抛光均匀件函数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·行星式精密抛光均匀件函数的分析结果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玻璃烫钻多头抛光机的动态特研究 | 第62-80页 |
·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| 第62-64页 |
·抛光机机床怕有限元模型 | 第64-68页 |
·抛光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| 第64-65页 |
·抛光机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方法 | 第65页 |
·抛光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5-68页 |
·整机结十勾模态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抛光机机床的谐响应分析 | 第70-73页 |
·抛光机谐响应分析概论 | 第70-71页 |
·抛光机谐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抛光机箱盖模态分析结果 | 第73-75页 |
·箱盖结构优化方案的建立及分析比较 | 第75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0-8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