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与自然:论福克纳的长篇小说《去吧,摩西》
| 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3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3页 |
| 第1章 《去吧,摩西》的背景与内容 | 第13-20页 |
| ·《去吧,摩西》的门类之争 | 第13页 |
| ·《去吧,摩西》的写作背景 | 第13-15页 |
| ·《去吧,摩西》的故事概要 | 第15-18页 |
| ·《去吧,摩西》写作特色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《去吧,摩西》中“人与自然”主题的分析 | 第20-44页 |
| ·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表现方面 | 第20-32页 |
| ·人与荒野、大森林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| ·人与动物的关系 | 第23-30页 |
| ·大熊“老班”:荒野的象征 | 第23-26页 |
| ·猎狗“狮子”:荒野冷漠一面的象征 | 第26-28页 |
| ·猎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| 第28-30页 |
| ·人与土地的关系 | 第30-32页 |
| ·生活在荒野濒临灭绝时期的三个人物 | 第32-37页 |
| ·艾克:自然美德的传人 | 第32-34页 |
| ·山姆:荒野的守护者 | 第34-36页 |
| ·布恩:失去精神家园的疯狂者 | 第36-37页 |
| ·典故的引用:点睛之笔 | 第37-44页 |
| ·《希腊古瓮颂》 | 第37-38页 |
| ·《圣经》的典故 | 第38-44页 |
| 第3章 《去吧,摩西》的写作意义 | 第44页 |
| ·福克纳在《去吧,摩西》中表现了理智和感情的矛盾 | 第44-53页 |
| ·《去吧,摩西》与生态文学的关系 | 第53-44页 |
| 第4章 美国“人与自然”主题的发展和现状 | 第44-56页 |
| ·“人与自然”主题蓬勃发展的浪漫主义文学时期 | 第44-53页 |
| ·詹姆斯.范尼莫.库柏 | 第45-47页 |
| ·超验主义思想对“人与自然”关系的影响 | 第47-53页 |
| ·拉尔夫.华尔多.爱默生 | 第49-50页 |
| ·亨利.大卫.梭罗 | 第50-53页 |
| ·生态文学--人与自然主题的现代表现形式 | 第53-56页 |
| ·奥尔多.利奥波德 | 第54页 |
| ·雷切尔.卡逊 | 第54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独创性声明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