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概述 | 第8-17页 |
| §1.1 前言 | 第8页 |
| §1.2 我国现行交通系统的问题 | 第8-10页 |
| §1.3 国内外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 | 第10-16页 |
| §1.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6页 |
| §1.5 论文的组织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模式分析 | 第17-25页 |
| §2.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§2.2 基于“宏观”数据采集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模式 | 第18-20页 |
| §2.3 基于“微观”数据采集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模式 | 第20-24页 |
| §2.4 几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一种基于信标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 | 第25-30页 |
| §3.1 功能体系结构 | 第25-26页 |
| §3.2 物理体系结构 | 第26-28页 |
| §3.3 软件体系结构 | 第28-29页 |
| §3.4 关键技术 | 第29-30页 |
| 第四章 基于信标的交通数据采集 | 第30-36页 |
| §4.1 基于信标的交通数据采集概述 | 第30页 |
| §4.2 基于红外的信标采集技术 | 第30-31页 |
| §4.3 基于微波短通信的信标采集技术 | 第31-36页 |
| 第五章 基于信标的交通数据融合与服务 | 第36-41页 |
| §5.1 基于信标的交通数据融合 | 第36-38页 |
| §5.2 基于信标的交通数据服务 | 第38-41页 |
| 第六章 基于信标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 | 第41-57页 |
| §6.1 系统结构 | 第41-42页 |
| §6.2 系统组成 | 第42-48页 |
| §6.3 各子系统基本功能 | 第48-49页 |
| §6.4 系统信息流 | 第49-51页 |
| §6.5 运行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| 第51-57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