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单晶铜杆弯曲力学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纳米力学第10-11页
   ·单晶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的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的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2章 分子动力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4-25页
   ·基本原理及算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·分子动力学运动方程的数值算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势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温度控制第17-18页
   ·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条件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初始条件第19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19-21页
   ·本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势函数的选取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选取第23页
     ·单位的统一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时间步长和加速算法的选择第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单晶铜杆的弯曲力学性能模拟及分析第25-43页
   ·铜的性质第25页
   ·单晶铜杆的弯曲力学特性第25-32页
     ·裂纹的基本类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弛豫过程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弯曲过程原子位置变化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纳米杆应力——挠度曲线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温度对单晶铜杆弯曲特性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无裂纹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有裂纹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有裂纹模型与无缺陷模型对比第34-35页
   ·长细比对单晶铜杆弯曲特性的影响第35-42页
     ·无裂纹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有裂纹模型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有裂纹模型与无缺陷模型对比第41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 工字型截面单晶铜杆的弯曲力学特性第43-52页
   ·强度理论第43页
   ·微观模拟过程第43-49页
     ·腹板高 h 为变量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翼缘厚T 为变量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翼缘宽 B 为变量第48页
     ·分析过程第48-49页
   ·宏观模拟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介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i2AlN/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超硬颗粒/氧化铝复合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