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到端的虚拟网系统设计与实现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5页 |
·研究虚拟网络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虚拟网络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虚拟网络技术发展历史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组织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虚拟网络概述 | 第15-23页 |
·虚拟网络技术简介 | 第15页 |
·虚拟网络系统分类 | 第15-21页 |
·虚拟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分类 | 第15-18页 |
·虚拟网络系统实现技术分类 | 第18-21页 |
·虚拟网络系统发展趋势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端到端的虚拟网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| 第23-35页 |
·系统设计目标 | 第23-24页 |
·总体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虚拟网网关设计 | 第25-31页 |
·虚拟网网关的基本功能 | 第25-26页 |
·虚拟网网关子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虚拟网网关子系统模块设计 | 第27-31页 |
·安全策略库模块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安全关联库模块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AH协议处理模块设计 | 第29页 |
·ESP协议处理模块设计 | 第29页 |
·算法模块设计 | 第29页 |
·日志、审计、统计与配置模块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密钥管理守护进程模块设计 | 第30页 |
·应用程序与内核的通讯接口模块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Windows客户端虚拟网软件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虚拟网网络管理软件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端到端的虚拟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| 第35-54页 |
·IPSec协议族体系结构 | 第35-39页 |
·IPSec体系架构 | 第35-36页 |
·IPSec的实施 | 第36-39页 |
·在主机实施 | 第37-38页 |
·在路由器中实施 | 第38-39页 |
·安全协议 | 第39-45页 |
·安全载荷封装协议 | 第39-42页 |
·ESP头格式 | 第39-41页 |
·ESP使用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认证头协议 | 第42-45页 |
·AH头格式 | 第43-44页 |
·AH使用模式 | 第44-45页 |
·密钥管理 | 第45-48页 |
·IKE协议组成 | 第45-46页 |
·IKE协议 | 第46-48页 |
·协议要求 | 第47页 |
·交换阶段 | 第47-48页 |
·安全联盟 | 第48-53页 |
·SA定义与应用范围 | 第48-49页 |
·SA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·SAD与SPD | 第50-53页 |
·SPD | 第50-51页 |
·选择符 | 第51-52页 |
·SAD | 第52-53页 |
·加密算法 | 第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Windows客户端虚拟网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4-74页 |
·Windows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技术 | 第54-57页 |
·Windows 2000网络驱动程序结构 | 第54-55页 |
·中间层驱动程序 | 第55-57页 |
·总体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IPSec驱动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58-65页 |
·设计思想 | 第59-60页 |
·IPSec驱动模块实现 | 第60-65页 |
·驱动程序子模块实现 | 第60-64页 |
·安全联盟子模块实现 | 第64-65页 |
·算法子模块实现 | 第65页 |
·IKE服务程序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65-69页 |
·设计思想 | 第65-67页 |
·IKE服务程序模块实现 | 第67-69页 |
·事件处理模块实现 | 第67-68页 |
·IKE验证模块实现 | 第68页 |
·IKE状态库实现 | 第68-69页 |
·策略配置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69-71页 |
·设计思想 | 第69-70页 |
·策略配置模块实现 | 第70-71页 |
·系统配置模块实现 | 第70页 |
·VPN隧道配置与管理模块实现 | 第70-71页 |
·隧道监测器模块实现 | 第71页 |
·测试 | 第71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束语 | 第74-75页 |
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