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7页 |
一、 引论 | 第7-8页 |
二、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 | 第8-32页 |
(一) 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 | 第8-16页 |
1、 传教士及教徒们的译介工作 | 第9-10页 |
2、 严复与西方逻辑的再输入 | 第10-14页 |
3、 王国维译《辩学》、胡茂如译《论理学》 | 第14-15页 |
4、 综合编译或自行编写的逻辑著作 | 第15-16页 |
(二) 因明的复苏与弘扬 | 第16-20页 |
1、 因明学研究复苏的契机 | 第16-17页 |
2、 杨文会对因明研究复苏的重大贡献 | 第17-18页 |
3、 欧阳竞无对因明研究的贡献 | 第18-19页 |
4、 其他几个先行人物和因明学的广泛弘扬 | 第19-20页 |
(三) 中国名辩学研究的复兴 | 第20-32页 |
1、 诸子学与名辩学的复兴 | 第22-23页 |
2、 章太炎、梁启超、章士钊的名辩思想及对中外逻辑的比较 | 第23-31页 |
3、 胡适对中国古代名学的研究 | 第31-32页 |
三、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| 第32-36页 |
四、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影响 | 第36-44页 |
(一) 对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| 第37页 |
(二)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(三) 对哲学、史学等其他学科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(四) 对教育的影响 | 第42页 |
(五) 对科学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