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过程的建模与仿真
| 第1章 绪论 | 第1-24页 | 
| ·仿真技术的进展 | 第10-13页 | 
| ·先进分布仿真 | 第10页 | 
| ·分布交互式仿真 | 第10-11页 | 
| ·高级体系结构 | 第11页 | 
| ·基于仿真的采办 | 第11-12页 | 
| ·虚拟现实 | 第12-13页 | 
| ·疏浚仿真器-仿真技术在疏浚培训中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 
| ·仿真器 | 第13页 | 
| ·仿真器的开发技术 | 第13-15页 | 
| ·疏浚仿真器 | 第15页 | 
| ·疏浚仿真器的进展 | 第15-21页 | 
| ·荷兰IHC公司的疏浚仿真器 | 第15-17页 | 
| ·荷兰RBW公司的疏浚仿真器 | 第17-18页 | 
| ·美国德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的疏浚仿真器 | 第18-20页 | 
| ·中国的1750疏浚仿真器 | 第20-21页 | 
| ·研制疏浚仿真器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1-23页 | 
| ·训练 | 第21页 | 
| ·教育 | 第21-22页 | 
| ·科学研究 | 第22页 | 
| ·工程管理 | 第22页 | 
| ·辅助挖泥船设计 | 第22-23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 
| 第2章 吸口处泥浆形成过程的仿真 | 第24-40页 | 
| ·前言 | 第24-25页 | 
| ·吸口处泥浆形成过程的仿真 | 第25-36页 | 
| ·吸口处泥浆形成的过程 | 第25-26页 | 
| ·泥浆的浓度和比重 | 第26页 | 
| ·计算泥浆比重的模型 | 第26-34页 | 
| ·仿真实例 | 第34-36页 | 
| ·优化疏浚作业的研究 | 第36-38页 | 
| ·优化疏浚作业的分析 | 第36-38页 | 
| ·优化疏浚作业的方法 | 第38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 
| 第3章 泥泵与管路系统的仿真 | 第40-57页 | 
| ·前言 | 第40-42页 | 
| ·系统结构 | 第40-41页 | 
| ·技术数据 | 第41页 | 
| ·控制面板 | 第41页 | 
| ·仿真原理 | 第41-42页 | 
| ·泥泵的模型 | 第42-46页 | 
| ·清水特性 | 第42-43页 | 
| ·泥浆特性 | 第43-46页 | 
| ·管路的模型 | 第46-49页 | 
| ·清水特性 | 第46-48页 | 
| ·泥浆特性 | 第48-49页 | 
| ·泥泵的仿真 | 第49-56页 | 
| ·计算泥泵的工作点 | 第49-53页 | 
| ·计算泥泵的工作压力 | 第53-55页 | 
| ·仿真实例 | 第55-56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 
| 第4章 绞刀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| 第57-76页 | 
| ·前言 | 第57-59页 | 
| ·系统结构 | 第57页 | 
| ·技术数据 | 第57-58页 | 
| ·控制面板 | 第58-59页 | 
| ·仿真原理 | 第59页 | 
| ·绞刀切削泥砂的模型 | 第59-61页 | 
| ·绞刀电动机的模型 | 第61-66页 | 
| ·基本方程式 | 第61-62页 | 
| ·绞刀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| 第62-64页 | 
| ·计算绞刀电动机的工作点 | 第64页 | 
| ·仿真实例 | 第64-66页 | 
| ·绞刀驱动系统 | 第66-69页 | 
| ·调速系统 | 第66-69页 | 
| ·可控硅整流系统 | 第69页 | 
| ·继电器控制系统 | 第69-74页 | 
| ·继电器的控制功能 | 第70页 | 
| ·继电器的保护功能 | 第70-74页 | 
| ·设计仿真程序 | 第74-75页 | 
| ·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 | 第74页 | 
| ·电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程序 | 第74-75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 
| 第5章 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| 第76-96页 | 
| ·前言 | 第76-79页 | 
| ·系统结构 | 第76-77页 | 
| ·技术数据 | 第77页 | 
| ·控制面板 | 第77-78页 | 
| ·仿真原理 | 第78-79页 | 
| ·控制系统 | 第79-91页 | 
| ·输入输出单元 | 第79-82页 | 
| ·I/O设备控制电路 | 第82-86页 | 
| ·PLC梯形图程序 | 第86-91页 | 
| ·液压系统的仿真 | 第91-93页 | 
| ·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91页 | 
| ·液压元件的模型 | 第91-93页 | 
| ·液压系统的仿真 | 第93页 | 
| ·设计仿真程序 | 第93-95页 | 
| ·基本原理 | 第94页 | 
| ·程序实例 | 第94-95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 
| 第6章 1750疏浚仿真器的设计 | 第96-107页 | 
| ·前言 | 第96页 | 
| ·硬件系统 | 第96-100页 | 
| ·系统结构 | 第96-99页 | 
| ·系统布局 | 第99-100页 | 
| ·软件系统 | 第100-106页 | 
| ·实时仿真支撑软件 | 第101-103页 | 
| ·仿真程序 | 第103-104页 | 
| ·监控系统 | 第104-105页 | 
| ·视景系统 | 第105-106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 
| 第7章 1750疏浚仿真器的操作规范 | 第107-119页 | 
| ·前言 | 第107页 | 
| ·系统功能 | 第107-112页 | 
| ·通用控制开关 | 第107-108页 | 
| ·泥泵与柴油机系统 | 第108-109页 | 
| ·绞刀电动机系统 | 第109页 | 
| ·液压系统 | 第109-112页 | 
| ·疏浚作业的训练项目 | 第112-115页 | 
| ·启动系统 | 第112-113页 | 
| ·系统停机 | 第113页 | 
| ·移动台车 | 第113页 | 
| ·起降钢桩 | 第113-114页 | 
| ·起降绞刀架 | 第114页 | 
| ·横移挖泥船 | 第114-115页 | 
| ·故障系统 | 第115-118页 | 
| ·火警类故障 | 第115页 | 
| ·泥泵柴油机类故障 | 第115-116页 | 
| ·泥泵类故障 | 第116页 | 
| ·绞刀电动机类故障 | 第116-117页 | 
| ·液压系统类故障 | 第117-118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 
| 第8章 总结与展望 | 第119-122页 | 
| ·总结 | 第119-120页 | 
| ·展望 | 第120-122页 | 
| 致谢 | 第122-123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123-129页 | 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网站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