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5-12页 |
1、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研究 | 第5-6页 |
2、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当前研究 | 第6-7页 |
3、 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 | 第7-10页 |
4、 食用菌鲜味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| 第10页 |
5、 松乳菇当前的开发利用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松乳菇菌丝体固体平板培养的研究 | 第12-17页 |
1、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2、 结果与分析 | 第13-16页 |
2.1 不同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的比较研究 | 第13页 |
2.2 不同培养基的比较试验 | 第13-14页 |
2.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2.4 不同光照强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15页 |
2.5 松针、干枝、腐质土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3、 结论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松乳菇菌丝液体深层发酵研究 | 第17-23页 |
1、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2、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2页 |
2.1 最适碳、氮源的选择 | 第18-20页 |
2.2 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分析 | 第20页 |
2.3 通气量和通气塞厚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4 培养基粘度的选择 | 第21页 |
2.5 接种量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3、 结论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松乳菇营养成分分析及松乳菇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| 第23-28页 |
1、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2、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1 松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蛋白质、灰分、脂类、多糖的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 松乳菇、香菇氨基酸含量 | 第25-26页 |
2.3 松乳菇中矿质元素含量 | 第26页 |
2.4 松乳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选择 | 第26页 |
2.5 松乳菇多糖水解物层析法定性分析结果 | 第26-27页 |
3、 结论 | 第27-28页 |
第五章 松乳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| 第28-32页 |
1、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0页 |
2、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1 松乳菇多糖对小白鼠胸腺、脾脏指数的影响 | 第30页 |
2.2 松乳菇多糖对小白鼠碳粒廓清指数的影响 | 第30页 |
2.3 松乳菇多糖对小白鼠耐力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4 松乳菇多糖对小白鼠耐高温能力的影响 | 第31页 |
3、 结论与讨论 | 第31-3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7-38页 |
附录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