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引言 | 第1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8-16页 |
| 一、 一般资料 | 第8-9页 |
| 二、 诊断标准 | 第9页 |
| 三、 研究要求 | 第9页 |
| 四、 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| (一) 分组 | 第9页 |
| (二) 治疗方法 | 第9-10页 |
| (三) 观察项目及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五、 统计方法 | 第11页 |
| 六、 治疗结果 | 第11-14页 |
| 七、 典型病例 | 第14-16页 |
| 讨 论 | 第16-21页 |
| 一、 肿瘤发病的机理探讨 | 第16-18页 |
| (一) 祖国医学的认识 | 第16-17页 |
| (二) 现代医学的认识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 组方依据 | 第18-19页 |
| 三、 疗效分析与作用机理初探 | 第19-21页 |
| (一) 疗效分析 | 第19页 |
| (二) 作用机理初探 | 第19-21页 |
| (1) 艾灸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(2) 艾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结 语 | 第21-2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2-23页 |
| 致 谢 | 第23-24页 |
| 综 述 | 第24-31页 |